旝

复制

kuài ㄎㄨㄞˋ

方部共19画左右结构U+65dd
汉语字典

方部

19画

15画

左右结构

ytwj

ysooa

sylk

08266

U+65dd

4153313412524312511 点、横、横折钩、撇、撇、横、撇、捺、横、竖、横折、竖、点、撇、横、竖、横折、横、横

字概述

折叠展开

[ ] 字拼音是kuài,部首是方,总笔画是19画。

[ ] 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可拆字为“”。

[ ] 字仓颉码是ysooa,五笔是ytwj,郑码是sylk,。

[ ] 字的UNICODE是U+65DD,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26077,UTF-32:000065dd,UTF-8:E6 97 9D。

的笔顺

折叠展开

的意思

折叠展开

kuàiㄎㄨㄞˋ

基本解释

古代作战时指挥用的旗子:“~动而鼓。”

古代作战用的发射石块的器械:“命护军将军田茂广造云~三百具,以机发石,为攻城械。”

发射的石块:“身当矢~,再对贼锋。”

字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banner,flag,streamer;insignia

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原文

唐韻》、《集韻》、《韻會𡘋古外切,音儈。
說文》:建大木,置石其上,發機以追敵也。
》曰:其旝如林。
〇〔按〕《詩・大雅》今作會。

又,《左傳・桓五年》:旝動而鼓。〔註〕旝,旃也。通帛爲之,蓋今大將之麾也,執以爲號令。
後漢・馬融傳》:旃旝摻其如林。

的说文解字

折叠展开

卷别卷七上反切古會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1239頁,第2許惟賢544頁,第2

旝旌旗也。

段注旌旗有名旝者。下文所偁詩及《左傳》皆是也。

从㫃。會聲。

段注古會切。十五部。

詩曰:其旝如林。

段注《大雅・大明》文。今《毛詩》作會。《鄭箋》以盛合其兵眾釋之。然則毛作會。三家詩作旝。許偁毛而不廢三家也。《馬融・廣成頌》曰:旃旝摻其如林。季長所偁同許。而旝爲旃之類。則說亦同許也。飛石起於范蠡兵法。《左傳》云:親受矢石。恐尙非飛石。

《春秋傳》曰:旝動而𡔷

段注桓五年《左氏傳》文。杜曰:旝,旃也。與馬,許合。葢《左傳》舊說多如此。惟賈侍中獨爲異說也。

一曰:

段注以下別一義。

建大木。置石其上。發㠯機。㠯槌敵。

段注槌依小徐及《五經文字》。大徐作追。非也。桓五年《左傳》疏云:賈侍中以旝爲發石。一曰飛石。引范蠡兵法作飛石之事。然則許之別義正用賈說也。《魏志》。大祖乃爲發石車。號曰霹靂車。裴注引魏氏《春秋》曰:以古有矢石。又傳言旝動而𡔷。說曰發石也。於是爲發石車。魏氏《春秋》所云說曰者,卽謂賈侍中。按此條大小徐二本皆作建大木。置石其上。發以機。以槌敵。从㫃,會聲。《春秋傳》曰旝動而𡔷。詩曰其旝如林。此非許書之舊。今依《韵會》所據小徐本。乃許書之舊也。前一說旝爲旌旗。故廁於旂旞旃三篆閒。

原文

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旝(石经·唐·开成石经) 石经 开成石经

旝(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旝(印刷字体·宋·增韵) 印刷字体 增韵

旝(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旝(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