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制

kuì ㄎㄨㄟˋ

耳部共15画左右结构U+8069CJK 基本汉字
汉语字典

耳部

15画

9画

左右结构

形声字

bkhm

sjlmo

ceal

15482

5118

8189

U+8069

122111251212534 横、竖、竖、横、横、提、竖、横折、横、竖、横、竖、横折、撇、点

𦖥 𦗿 𦘃 𦘄

字概述

折叠展开

[ ] 字是常用字,拼音是kuì,部首是耳,总笔画是15画。

[ ] 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耳、贵”,五行属木。

[ ] 字造字法是

[ ] 字仓颉码是sjlmo,五笔是bkhm,郑码是ceal,中文电码是5118

[ ] 字的UNICODE是U+8069,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32873,UTF-32:00008069,UTF-8:E8 81 A9。

[ ]字在《通用规范汉字表》二级字表中,序号5869,属

的笔顺

折叠展开

的意思

折叠展开

kuìㄎㄨㄟˋ

基本解释

聋。昏~。发聋振~(亦称“振聋发聩”)。

详细解释

动词

先天性耳聋。后泛指耳聋deaf

聩,生而聋也。从耳,贵声。 —— 《说文》蕲州庞君 安常善医则聩。 —— 《东坡志林》聋聩不可使听。 —— 《国语·晋语四》

聩眊(耳聋眼花。引申为昏聩)

形容词

昏聩,不明事理unknown

近愚则聩。 —— 皮日休《耳箴》开聋启聩。 —— 孔尚任《桃花扇》

聩聩(胡涂无知,不明事理)

字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deaf
  2. schwerhörig,taub
  3. sourd

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原文

唐韻》、《集韻》:五怪切;《韻會》:魚怪切,𡘋𩕕
說文》:聾也。〈晉語〉:聾聵,不可使𦗟。〔註〕生而聾曰聵。

類篇》或作𦖥,亦作𦗿

的说文解字

折叠展开

卷别卷十二上反切五怪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2367頁,第2許惟賢1029頁,第3

𦖥聾也。

段注《國語》曰:聾聵不可使聽。韋云:耳不別五聲之和曰聾。生而聾曰聵。

从耳。𧷈聲。

段注五怪切。十五部。

聵或从㕟。

段注許書㕟聲之字三。而逸㕟篆。

或从𧱏作。

段注𧱏應改䇂省。說見《豕部》。

原文

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聩(石经·唐·开成石经) 石经 开成石经

聩(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聩(印刷字体·宋·增韵) 印刷字体 增韵

聩(传抄·宋·汗简) 传抄 汗简

聩(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聩(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