𪏵

𪏵

复制

ㄋㄧˋ ㄌㄧˊ

黍部共16画左右结构U+2a3f5
汉语字典

黍部

16画

4画

左右结构

twir

hdphh

mfro

U+2a3f5

3123434241343533

𪏵字概述

折叠展开

[ 𪏵 ] 字是多音字,拼音是nì,lí,部首是黍,总笔画是16画。

[ 𪏵 ] 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黍、勿”。

[ 𪏵 ] 字仓颉码是hdphh,五笔是twir,郑码是mfro,。

[ 𪏵 ] 字的UNICODE是U+2A3F5,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扩展区B,10进制: 173045,UTF-32:0002a3f5,UTF-8:F0 AA 8F B5。

𪏵的笔顺

折叠展开

𪏵的意思

折叠展开

基本释义

𪏵
1ㄋㄧˋ

拼音nì。黏。

𪏵
2ㄌㄧˊ

拼音lí。同“黎”。

𪏵
3

同“䵑”。

𪏵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原文

唐韻》、《集韻》:郎奚切;《正韻》:鄰溪切,𡘋音犂。
說文》:履黏也。作履黏以黍米。

又,國名,在上黨東北殷侯國。
書・西伯》戡黎〔釋文〕:黎,國名。又,《山海經》有牛黎之國。

又,縣名。
前漢・地理志》魏郡黎陽縣。

又,山名。
前漢・地理志》黎山在黎陽之南。

又,水名。
書・禹貢》:導弱水至于合黎。〔傳〕合黎,水名,在流沙之東。

又,玉名。班固〈西都賦〉:懸黎垂棘,夜光在焉。

又,《玉篇》:衆也。
書・堯典》:黎民於變時雍。〔孔疏〕:黎,衆也。

又,《正韻》:黑也。與黧同。
書・堯典》〔蔡傳〕:黎,黑也;黎民,黑髮之人。
釋名》:土靑曰黎,似黎草色也。

又,與邌同。黎明,比明也。
史記・高帝紀》:黎明圍宛城。〔註〕《索隱》曰:黎,猶比也──謂比至天明也。

又,與瓈同。玻瓈,《本草》作頗黎。

又,與蔾同。
左傳・襄二十五年》引《》「據于蒺蔾」作蒺黎。

又,姓。黎侯國之後。

又,人名。
書・堯典》乃命羲和〔傳〕:重黎之後有羲氏、和氏。

又,《集韻》、《韻會𡘋憐題切,音藜。又,《集韻》:良脂切,音棃──義𡘋同。

𪏵的说文解字

折叠展开

卷别卷七上反切郞奚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1318頁,第2許惟賢576頁,第7

𪏵履黏也。

段注《釋詁》曰:黎,眾也。眾之義行而履黏之義廢矣。古亦以爲黧黑字。

从黍。𥝤省聲。

段注𥝤省者,不欲重禾也。郞奚切。十五部。

𥝤

段注此依《刀部》作。

古文利。作履黏㠯黍米也。

段注說从黍之意。

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