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制

tǎng ㄊㄤˇ ㄋㄨˊ

巾部共8画上下结构U+5e11CJK 基本汉字
汉语字典

巾部

8画

5画

上下结构

形声字

vcmh

velb

zmxl

47227

1583

6491

U+5e11

53154252 撇点、撇、横、横撇/横钩、捺、竖、横折钩、竖

字概述

折叠展开

[ ] 字是多音字,拼音是tǎng,nú,部首是巾,总笔画是8画。

[ ] 字是上下结构,可拆字为“奴、巾”,五行属火。

[ ] 字造字法是

[ ] 字仓颉码是velb,五笔是vcmh,郑码是zmxl,中文电码是1583

[ ] 字的UNICODE是U+5E11,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24081,UTF-32:00005e11,UTF-8:E5 B8 91。

[ ]字在《通用规范汉字表》二级字表中,序号4067,属

的笔顺

折叠展开

的意思

折叠展开

1tǎngㄊㄤˇ

基本解释

古代指收藏钱财的府库或钱财。~藏( zàng )(指国库)。府~(府库里的钱财)。重( zhòng )~(大量的钱财)。

详细解释

名词

1.古时收藏钱财的府库state treasury

帑,金币所藏也。从巾,奴声。 —— 《说文》库藏曰帑。 —— 《通俗文》人食不足,而帑藏殷积。 —— 《后汉书》

帑实(府库中的财物);帑廪(国库与粮仓);帑廥(国家储藏金币和粮食的府库);帑藏(国库);帑储(府库储积);帑簿(国库登记财物的帐簿);帑银(国库中的银子)

2.指国家库藏的金帛funds in the state treasury

虚费府帑。 —— 《汉书·匈奴传》

国帑(国家的公款);帑金(钱币。多指国库所藏)

3.裹金帛的囊golden bag

行帑无寸金,卫兵不宿饱。 —— 《旧唐书》

动词

藏匿hide

帑金帛舍。 —— 《晋书音义》

帑屋(帑舍。贮藏金银的库房);帑帛(库藏的丝织品)

2ㄋㄨˊ

基本解释

古同“孥”,儿女。

鸟尾。鸟~。

字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atreasury;publicfunds
  2. KinderderHauptfrau(S)​,Schatzamt,Schatzkammer(S)
  3. trésorpublic

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原文

唐韻》:乃都切;《集韻》、《韻會》、《正韻》:農都切,𡘋音奴──與孥通。
詩・小雅》:樂爾妻帑。〔傳〕帑,子也。
左傳・文十三年》:秦人送其帑。〔註〕帑,妻子也。

又,鳥尾曰帑。
左傳・襄二十八年》:以害鳥帑。〔註〕鳥尾曰帑。〔疏〕帑,細弱之名。於人則妻子爲帑,於鳥則鳥尾曰帑。妻子爲人之後,鳥尾爲鳥之後,故俱以帑爲言。

又,《廣韻》:他朗切;《集韻》、《韻會》:坦朗切;《正韻》:他曩切,𡘋音曭。
說文》:金幣所藏也。
玉篇》:金布所藏之府。
前漢・匈奴傳》:以爲虛費府帑。
後漢・鄭弘傳》:人食不足,而帑藏金幣。

的说文解字

折叠展开

卷别卷七下反切乃都切古音第五部頁碼1444頁,第1許惟賢632頁,第3

帑金幣所藏也。

段注此與府庫廥等一律。帑讀如奴。帑之言囊也。以幣帛所藏。故从巾。

从巾。奴聲。

段注乃都切。五部。《小雅・常棣》傳曰:帑,子也。此叚帑爲奴。《周禮》曰:其奴男子入於罪隷。女子入於舂稾。本謂罪人之子孫爲奴。引伸之則凡子孫皆可偁奴。又叚帑爲之。鳥尾曰帑。亦其意也。今音帑藏他朗切。以別於於妻帑乃都切

原文

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帑(石经·唐·开成石经) 石经 开成石经

帑(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帑(印刷字体·宋·增韵) 印刷字体 增韵

帑(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帑(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