𡹉

𡹉

复制

ㄑㄧˊ

山部共11画上下结构U+21e49
汉语字典

山部

11画

8画

上下结构

mhfc

uyme

llex

U+21e49

25221211254

𡹉字概述

折叠展开

[ 𡹉 ] 字拼音是,部首是山,总笔画是11画。

[ 𡹉 ] 字是上下结构,可拆字为“山、歧”。

[ 𡹉 ] 字仓颉码是uyme,五笔是mhfc,郑码是llex,。

[ 𡹉 ] 字的UNICODE是U+21E49,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扩展区B,10进制: 138825,UTF-32:00021e49,UTF-8:F0 A1 B9 89。

𡹉的笔顺

折叠展开

𡹉的意思

折叠展开

基本释义

𡹉

同“岐”。

𡹉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原文

古文: 𨙾 、 㟚

廣韻》:巨支切;《集韻》、《韻會》:翹移切;《正韻》:渠宜切,𡘋音跂。
說文》:山名。后稷十三世孫古公亶父始居此。
詩・大雅》:率西水滸,至于岐下。
一統志》:山有兩岐,故名。
六書故》:一在今鳳翔府岐山縣,〈禹貢〉導岍及岐,是也。又,《山海經》:岐山,狐岐之山,在今汾州介休縣,勝水出焉,東北會於汾,〈禹貢〉治梁及岐,是也。

又,州名。本雍州地,後爲秦都,漢爲扶風郡,元魏置岐州,唐改鳳翔府號西京。

又,路岐也。
釋名》:物兩爲岐,在邊爲旁。
爾雅・釋宮》:二達謂之岐旁。〔註〕道旁出也。
列子・說符篇》:亡羊者曰:岐之中又有岐,不知所之,所以返也。

又,峻也。
詩・大雅》:克岐克嶷。〔朱傳〕岐嶷,峻茂之貌。

又,姓。
正字通》:黃帝臣岐伯,唐岐靈岳。
〇〔按〕《集韻》翹移切,音祁──周文王所封地;又,常支切,音坻──山名;又,渠羈切,音奇──地名;又,章移切,音支──分也。與諸家音切相齟齬,今不从。

集韻》本作𨙸,《韻會》或作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