掔

复制

qiān ㄑㄧㄢ wàn ㄨㄢˋ

手部共12画上下结构U+6394
汉语字典

手部

12画

8画

上下结构

ahnr

seq

hxmd

77502

U+6394

125125543112 横、竖、横折、横、竖、竖折/竖弯、横撇/横钩、捺、撇、横、横、竖钩

𡦋

字概述

折叠展开

[ ] 字是多音字,拼音是qiān,wàn,部首是手,总笔画是12画。

[ ] 字是上下结构,拼音是qiān、wà,可拆字为“臤、手”。

[ ] 字仓颉码是seq,五笔是ahnr,郑码是hxmd,。

[ ] 字的UNICODE是U+6394,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25492,UTF-32:00006394,UTF-8:E6 8E 94。

的笔顺

折叠展开

的意思

折叠展开

1qiānㄑㄧㄢ

基本解释

固紧;使牢固:“令命昏纬狗,纂马,~纬。”

除去。

厚实;坚实。

击。

牵引,后作“牽”:“郑襄公肉袒~羊以迎。”

2wànㄨㄢˋ

基本解释

同“𢯲(腕)”:“莫不搤~而自言有禁方能神仙矣。”

字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sturdy
  2. fest,dauerhaft

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原文

唐韻》:苦閑切;《集韻》、《正韻》:丘閑切,𡘋音慳。
說文》:固也。
爾雅・釋詁》:厚也。

又,《唐韻》、《正韻》:苦堅切;《集韻》:輕煙切,𡘋音牽──義同。

又,牽去也。與牽通。
史記・鄭世家》:鄭襄公肉袒,掔羊以迎。
莊子・徐無鬼》:君將黜耆欲,掔好惡,則耳目病矣。

又,持也。擊也。

又,《正韻》:詰戰切,遣去聲──挽也、引也。俗作𢴡

說文》:讀若詩赤舄掔掔。徐鉉曰:今別作慳,非。
〇〔按〕〈豳風〉作几几。
說文》或別有所考。
長箋》云掔掔句似逸《》,則鑿矣。

的说文解字

折叠展开

卷别卷十二上反切苦閑切古音第十四部頁碼2409頁,第2許惟賢1047頁,第6

掔固也。

段注掔之言堅也,緊也。謂手持之固也。或叚借爲牽字。如《史記》鄭襄公肉袒掔羊,卽《左傳》之牽羊也。俗用慳吝字。亦爲掔之俗。

从手。臤聲。

段注苦閑切。十四部。

讀若詩赤舄掔掔。

段注掔掔當依《豳風》作几几。傳曰:几几,絇皃。掔在十二部。几在十五部。云讀若者,古合音也。

原文

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掔(甲骨文·商·𠂤组) 甲骨文 𠂤组

掔(甲骨文·商·𠂤宾间) 甲骨文 𠂤宾间

掔(甲骨文·商·圆体类子卜辞) 甲骨文 圆体类子卜辞

掔(甲骨文·商·宾组) 甲骨文 宾组

掔(甲骨文·商·出组) 甲骨文 出组

掔(简·秦·岳麓书院) 岳麓书院

掔(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掔(印刷字体·宋·增韵) 印刷字体 增韵

掔(传抄·宋·汗简) 传抄 汗简

掔(传抄·宋·古文四声韵) 传抄 古文四声韵

掔(传抄·宋·集篆古文韵海)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掔(传抄·宋·古文四声韵) 传抄 古文四声韵

掔(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掔(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