𢦦

𢦦

复制

róng ㄖㄨㄥˊ

戈部共9画半包围结构U+229a6
汉语字典

戈部

9画

5画

半包围结构

alk

iwl

hmki

U+229a6

125112534

𢦦字概述

折叠展开

[ 𢦦 ] 字拼音是róng,部首是戈,总笔画是9画。

[ 𢦦 ] 字是半包围结构,可拆字为“戈、甲”。

[ 𢦦 ] 字仓颉码是iwl,五笔是alk,郑码是hmki,。

[ 𢦦 ] 字的UNICODE是U+229A6,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扩展区B,10进制: 141734,UTF-32:000229a6,UTF-8:F0 A2 A6 A6。

𢦦的笔顺

折叠展开

𢦦的意思

折叠展开

基本释义

𢦦

同“戎”。

𢦦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原文

說文》戎本字。兵也。

𢦦的说文解字

折叠展开

卷别卷十二下反切如融切古音第九部頁碼2518頁,第1許惟賢1095頁,第1

𢦦兵也。

段注兵者,械也。《月令》。乃敎於田獵。以習五戎。注。五戎謂五兵。弓矢,殳,矛,戈,戟也。按《周禮》司兵掌五兵。鄭司農云:戈,殳,戟,酋矛,夷矛。後鄭云:此車之五兵也。步卒之五兵,則無夷矛而有弓矢。兵之引申爲車卒,步卒。故戎之引申亦爲卒旅。兵可相助。故引申之義,《小雅》丞也無戎傳曰戎,相也。又引申爲戎狄之戎。又民勞傳。戎,大也。《方言》。戎,大也。宋魯陳衞之閒語。又鄭詩箋云:戎猶女也。猶之云者,以戎汝雙聲而通之也。戎有讀若汝者,《常武》之詩是也。又有讀若輮者,《常棣》之詩是也。

从戈甲。

段注《金部》曰:鎧者,甲也。甲亦兵之類。故从戈甲會意。如融切。九部。

𠇚,古文甲字。

段注《日部》早篆下及此,小徐皆有此五字。大徐皆刪之。由古文甲,小篆甲所異甚微故也。漢隷書早字平頭,如小篆本平頭。古文乃出頭作𠇚。轉寫旣久。惑不能別。於《日部》及此刪去五字。於甲篆則用出頭者爲小篆。別取《汗𥳑》所載異體爲古文。皆非也。今一一正之。

原文

𢦦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𢦦(金文·商·商) 金文

𢦦(金文·西周·西周早期) 西周 金文 西周早期

𢦦(金文·西周·西周中期) 西周 金文 西周中期

𢦦(金文·西周·西周晚期) 西周 金文 西周晚期

𢦦(金文·春秋·春秋晚期) 春秋 金文 春秋晚期

𢦦(金文·战国·战国晚期) 战国 金文 战国晚期

𢦦(金文·战国·战国) 战国 金文 战国

𢦦(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𢦦(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