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制

shēng ㄕㄥ

⺮部共11画上下结构U+7b19CJK 基本汉字
汉语字典

⺮部

11画

5画

上下结构

形声字

ttgf

hhqm

mmc

88105

4563

8347

U+7b19

31431431121 撇、横、点、撇、横、点、撇、横、横、竖、横

𤯛

字概述

折叠展开

[ ] 字是常用字,拼音是shēng,部首是⺮,总笔画是11画。

[ ] 字是上下结构,可拆字为“”,五行属木。

[ ] 字造字法是形声。从竹,生声。本义:簧管乐器) 同本义sheng a reed pipe wind instrument

[ ] 字仓颉码是hhqm,五笔是ttgf,郑码是mmc,中文电码是4563

[ ] 字的UNICODE是U+7B19,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31513,UTF-32:00007b19,UTF-8:E7 AC 99。

[ ]字在《通用规范汉字表》一级字表中,序号2320,属次常用字

的笔顺

折叠展开

的意思

折叠展开

shēngㄕㄥ

基本解释

管乐器名,一般用十三根长短不同的竹管制成,吹奏。~歌。芦~。~管乐( yuè )。

详细解释

名词

(形声。从竹,生声。本义:簧管乐器) 同本义sheng a reed pipe wind instrument

笙,十三簧象凤之身也。笙,正月之音,物生故谓之笙。 —— 《说文》大笙谓之巢,小者谓之和。 —— 《尔雅》笙长四尺。 —— 《风俗通》三人吹笙,一人吹和。盖小者。 —— 《仪礼·乡射礼记》注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 《诗·小雅·鹿鸣》

笙弄(弄笙);笙簧(簧管乐器);笙咽(笙的音质失调);笙竽(笙和竽);笙匏(笙和匏);笙筑(笙和筑);笙暖(对笙簧加热,使音质清亮);笙籁(笙和籁。古管乐器);笙镛(亦作“笙庸”。古乐器名)

字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smallgourd-shapedmusicalinstrument
  2. Mundorgel(S,Mus)​,Sheng(S,Mus)
  3. orgueàbouche

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原文

唐韻》、《廣韻》:所庚切;《集韻》、《韻會》、《正韻》:師庚切,𡘋音生。
廣韻》:樂器也。
世本》:隨作笙。一曰女媧作。
說文》:笙十三簧,象鳳之身也。正月之音,物生,故謂之笙。
釋名》:笙,生也,象物貫地而生也。以瓠爲之,十三管,宮管在左方。
白虎通》:笙之爲言施也、牙也──萬物始施而牙,太簇之氣也。
爾雅・釋樂》:大笙謂之巢,小者謂之和。〔註〕大者,十九簧;和,十三簧者。
前漢・律歷志》:匏曰笙。〔註〕匏,瓠也──列管瓠中,施簧管端。
書・益稷謨》:笙鏞以閒。
詩・小雅》:笙磬同「音」。
周禮・春官》:笙師掌敎歙竽、笙。

又,細也。揚子《方言》:笙,細也。自關而西,秦晉之閒,凡細貌謂之笙。
廣雅》:笙,小也。

又,地名。
左傳・宣十八年》:歸父還自晉至笙。〔註〕笙,魯境。

又,簟名。揚子《方言》:簟謂之笙。左思〈吳都賦〉:桃笙象簟,韜于筒中。

又,叶師莊切。
詩・小雅》「鼓瑟吹笙」,叶下將行,行音杭。

又,《字彙補》:疏臻切,音莘。
史記・齊世家》:遂殺子糾于笙瀆。
索隱》曰:鄒誕生本作莘讀,莘、笙聲相近。

的说文解字

折叠展开

卷别卷五上反切所庚切古音第十一部頁碼785頁,第1許惟賢350頁,第2

笙十三簧。

段注蒙上管樂而言。故不云管樂也。大鄭《周禮》注曰:笙十三簧。按《廣雅》云笙十三管。亦每管有簧也。

象鳳之身也。笙,《正月》之音。物生故謂之笙。

段注《白虎通》曰:八音,匏曰笙。匏之爲言施也。在十二月萬物始施而牙。笙者,大蔟之氣。象萬物之生。故曰笙。《釋名》曰:笙,生也。象物貫地而生也。按《禮經》。東方鐘磬謂之笙鐘,笙磬。笙猶生也。東爲陽中。萬物以生。是以東方鐘磬謂之笙也。初生之物必細。故《方言》云:笙,細也。竽,大笙也。故竽可訓大。

大者謂之巢。小者謂之和。

段注見《釋樂》。孫云:巢高大。和小笙。《鄉射記》曰:三笙一和而成聲。三笙謂大者。一和謂小者也。

从竹生。

段注列管故从竹。《正月》之音故从生。舉會意包形聲也。《韵會》本無聲字爲長。所庚切。十一部。

古者隨作笙。

段注《通典》曰:出《世本》。

原文

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笙(简·楚〔战国〕·信阳) 楚〔战国〕 信阳

笙(石经·唐·开成石经) 石经 开成石经

笙(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笙(印刷字体·宋·增韵) 印刷字体 增韵

笙(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笙(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