裋

复制

shù ㄕㄨˋ

衤部共12画左右结构U+88cb
汉语字典

衤部

12画

7画

左右结构

pugu

lmrt

wtju

31218

U+88cb

452341251431 点、横撇/横钩、竖、撇、点、横、竖、横折、横、点、撇、横

𧞀 𧞫

字概述

折叠展开

[ ] 字拼音是shù,部首是衤,总笔画是12画。

[ ] 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衤,可拆字为“衤、豆”。

[ ] 字仓颉码是lmrt,五笔是pugu,郑码是wtju,。

[ ] 字的UNICODE是U+88CB,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35019,UTF-32:000088cb,UTF-8:E8 A3 8B。

的笔顺

折叠展开

的意思

折叠展开

shùㄕㄨˋ

基本解释

粗布衣服:“大寒者利~褐。”

详细解释

名词

1.古时童仆所穿的粗布衣服cotton clothes of a boy servant

裋,竖使布长襦。 —— 《说文》襜裋,其短者谓之裋褕《方言四》夫寒者利裋褐。 —— 《史记·秦始皇本纪》朕衣则裋褐。 —— 《列子·力命》

2.也泛指粗布衣服。

夫寒者利裋褐,而饥者甘糟糠。 —— 汉· 贾谊《过秦论》

裋褐(粗陋布衣。古代多为贫贱者所服);裋褐(古代仆役所穿的短衣)

字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cottonclothesofaboyservant

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原文

集韻》:上主切,音豎。
廣韻》:敝衣襦也。
玉篇》:豎所衣布,長襦也。揚子《方言》:襜褕,自關而西,其短者謂之裋褕。
史記・秦本紀》:寒者利裋褐。
前漢・貢禹傳》:妻子糠豆不贍,裋褐不完。

又,《集韻》:殊遇切,音樹。覩緩切,音短──義𡘋同。

或作𧞫

的说文解字

折叠展开

卷别卷八上反切常句切古音第四部頁碼1584頁,第5許惟賢694頁,第8

裋豎使布長襦。

段注豎與裋㬪韵。豎使謂僮豎也。《淮南》高注曰:豎,小使也。顏注《貢禹傳》曰:裋褐謂僮豎所著布長襦也。《方言》曰:襜褕,其短者謂之裋褕。韋昭注《王命論》云:裋謂短襦也。本《方言》。

从衣。豆聲。

段注常句切。古音在四部。

原文

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裋(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裋(印刷字体·宋·增韵) 印刷字体 增韵

裋(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裋(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