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制

shuì ㄕㄨㄟˋ

目部共13画左右结构U+7761CJK 基本汉字
汉语字典

目部

13画

9画

左右结构

会意字

htgf

buhjm

lmeb

62015

4204

4315

U+7761

2511131212211 竖、横折、横、横、横、撇、横、竖、横、竖、竖、横、横

𥉚 𥋍

字概述

折叠展开

[ ] 字是常用字,拼音是shuì,部首是目,总笔画是13画。

[ ] 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目、垂”,五行属金。

[ ] 字造字法是会意。从目,垂声。指眼睑下垂,打瞌睡。本义:坐着打瞌睡。

[ ] 字仓颉码是buhjm,五笔是htgf,郑码是lmeb,中文电码是4204

[ ] 字的UNICODE是U+7761,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30561,UTF-32:00007761,UTF-8:E7 9D A1。

[ ]字在《通用规范汉字表》一级字表中,序号2900,属常用字

的笔顺

折叠展开

的意思

折叠展开

shuìㄕㄨㄟˋ

基本解释

闭目安息,大脑皮质处于休息状态。~意。~觉。~梦。~眠。入~。~魔(喻强烈的睡意)。

详细解释

动词

1.会意。从目,垂声。指眼睑下垂,打瞌睡。本义:坐着打瞌睡。

2.同本义doze off

睡,坐寐也。 —— 《说文》读书欲睡,引锥自剌其股。 —— 《战国策·秦策》孝公既见 卫鞅,语事良久, 孝公时时睡,弗听。 —— 《史记·商君列传》

睡晌觉(睡午觉);睡寐(瞌睡;打盹)

3.[中古以后为]睡着sleep

童微伺其睡,以缚背刃,力上下,得绝,因取刃杀之。 —— 唐· 柳宗元《童区寄传》子灿寐而醒,客则鼾睡炕上矣。 —— 明· 魏禧《大铁椎传》夫妻心稍愿,但几神思气痴木,奄奄思睡。 —— 《聊斋志异·促织》

睡头(睡眠的兴致);睡呓(梦话);睡魔(因做恶梦而惊叫、呻吟);睡长觉(死去);睡鞋(小脚女人睡眠穿的软底鞋)

4.躺,躺下,躺卧 lie; lie down

睡鸭炉(古代的一种香炉。造型如鸭入睡,腹内焚香,烟从口出)

字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sleep,doze
  2. Schlaf(S)​,Schlafenszeit(S)​,Schlafzimmer(S)​,insBettgehen,schlafen,einschlafen(V)
  3. dormir,secoucher

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原文

唐韻》:是僞切;《集韻》、《韻會》:樹僞切;《正韻》:殊僞切,𡘋音瑞。
說文》:坐寐也。
史記・商君傳》:衞鞅語事良久,孝公時時睡,弗聽。
前漢・賈誼・治安策》:將吏被介冑而睡。

又,花名。
淸異錄》:盧山一比丘晝寢石上,夢中聞花香,既覺,尋香求之,因名睡香。四方奇之,謂乃花中祥瑞,遂以瑞易睡。

又,草名。
洞冥記》:末多國有五味草,食之使人不眠,名曰却睡草。
述異記》:桂林有睡草,見之則令人睡。亦呼爲懶婦箴。

說文》本作𥋍,从目,𡍮聲。
六書故》:睡卽古寐字。

的说文解字

折叠展开

卷别卷四上反切是僞切古音第十七部頁碼533頁,第3許惟賢239頁,第5

𥋍坐寐也。

段注知爲坐寐者,以其字从垂也。《左傳》曰:坐而假寐。《戰國策》。讀書欲睡。

从目𡍮

段注宋本無聲字。此以會意包形聲也。目𡍮者,目瞼垂而下。坐則爾。是僞切。古音在十七部。

原文

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睡(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睡(印刷字体·宋·增韵) 印刷字体 增韵

睡(传抄·宋·古文四声韵) 传抄 古文四声韵

睡(传抄·宋·集篆古文韵海)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睡(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睡(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