涘

复制

ㄙˋ

氵部共10画左右结构U+6d98CJK 基本汉字
汉语字典

氵部

10画

7画

左右结构

形声字

ictd

eiok

vzma

33184

U+6d98

4415431134 点、点、提、撇折、点、撇、横、横、撇、捺

字概述

折叠展开

[ ] 字是常用字,拼音是,部首是氵,总笔画是10画。

[ ] 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氵、矣”。

[ ] 字造字法是形声。从水,矣声。本义:水边。

[ ] 字仓颉码是eiok,五笔是ictd,郑码是vzma,。

[ ] 字的UNICODE是U+6D98,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28056,UTF-32:00006d98,UTF-8:E6 B6 98。

[ ]字在《通用规范汉字表》三级字表中,序号7066,属

的笔顺

折叠展开

的意思

折叠展开

ㄙˋ

基本解释

水边:“在水之~”。

详细解释

名词

1.形声。从水,矣声。本义:水边。

2.同本义riverbank

涘,水厓也。 —— 《说文》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辨牛马。 —— 《庄子·秋水》昨下第,闲驱泾水之涘,见大王爱女牧羊于野,风鬟两鬓,所不忍视。 —— 唐· 李朝威《柳毅传》。又如:涯涘;在水之涘

3.边际;极限 limit。如:无涘涘(无边;无限)

字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riverbank;water'sedge
  2. Gewässerufer(S)
  3. berge,rive

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原文

唐韻》、《集韻》、《韻會𡘋牀史切,音俟。
說文》:水厓也。
爾雅・釋丘》:涘爲厓。
詩・王風》:在河之涘。

的说文解字

折叠展开

卷别卷十一上反切牀史切古音第一部頁碼2208頁,第1許惟賢961頁,第1

涘水厓也。

段注《爾雅・釋丘》、《王風・秦風》傳皆曰:涘,厓也。

从水。矣聲。

段注牀史切。一部。

《周書》曰:王出涘。

段注《周頌・思文》箋曰:武王渡孟津。白魚躍入于舟。出涘以燎。《正義》引《大誓》云:惟《四月》太子發上祭于畢。下至于孟津之上。太子發升舟。中流。白魚入于王舟。王跪取。出涘以燎之。按今文尚書,古文尚書皆有《大誓》。非枚頤本之《大誓》也。許引《大誓》者三。此與《手部》、《攴部》也。

原文

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涘(石经·唐·开成石经) 石经 开成石经

涘(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涘(印刷字体·宋·增韵) 印刷字体 增韵

涘(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涘(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