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制

ㄊㄧˇ ㄊㄧ

骨部共22画左右结构U+9ad4
汉语字典

骨部

22画

13画

左右结构

memu

bbtwt

lwju

75218

U+9ad4

2554525112512211251431 竖、横折、横折、点、横撇/横钩、竖、横折钩、横、横、竖、横折、横、竖、竖、横、横、竖、横折、横、点、撇、横

𨉥 𨉦 𩪆

字概述

折叠展开

[ ] 字是多音字,拼音是tǐ,tī,部首是骨,总笔画是22画。

[ ] 字是左右结构,拼音是tǐ、tī,部,可拆字为“骨、豊”。

[ ] 字仓颉码是bbtwt,五笔是memu,郑码是lwju,。

[ ] 字的UNICODE是U+9AD4,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39636,UTF-32:00009ad4,UTF-8:E9 AB 94。

的笔顺

折叠展开

的意思

折叠展开

1ㄊㄧˇ

基本解释

人、動物的全身。身~。~重。~溫。~質。~征(醫生在檢查病人時所發現的異常變化)。~能。~貌。~魄(體格和精力)。~育。~無完膚。

身體的一部分。四~。五~投地。

事物的本身或全部。物~。主~。群~。

物質存在的狀態或形狀。固~。液~。~積。

文章或書法的樣式、風格。~裁(文學作品的表現形式,可分為詩歌,散文,小說,戲劇等)。文~(文章的體裁,如“騷~”、“駢~”、“舊~詩”)。字~。

事物的格局、規矩。~系。~制。

親身經驗、領悟。~知(親自查知)。~味。身~力行( xíng )。

設身處地為人著想。~諒。~貼。~恤。

與用相對。“體”與用是中國古典哲學的一對範疇,指“本體”和“作用”。一般認為“體”是最根本的、內在的;用是“體”的外在表現。

详细解释

名词

1.體,形聲。從“骨”,“豊”聲。“體”、“体”本是兩個字,“体”是愚笨的“笨”本字,形聲,從“人”,“本”聲。身體本字是“軆”,形聲,從“身”,“豊”聲。本義:身體。

2.同本義body

體,總十二屬之名也。 —— 《說文》。按,十二屬者:頂、面、頤,首屬三;肩、脊、臀,身屬三;肱、臂、手,手屬三;股、脛、足,足屬三也。體,身也。 —— 《廣雅》餓其體膚,空乏其身。 —— 《孟子·告子下》居五日,桓侯體痛。 —— 《韓非子·喻老》體有不快。 —— 《後漢書·華佗傳》傷乎體。 —— 《韓非子·五蠹》口體之奉。 —— 明· 宋濂《送東陽馬生序》

體態輕盈(形容女子婀娜多姿);上體;下體;體高五尺;體大身強;肉體(人的身體,區別於“精神”);體骸(軀殼;屍骸);體候(身體狀況);體素(敬詞。玉體);體段(身段)

3.手腳、四肢limbs

輕暖不足於體。 —— 《孟子·梁惠王上》猶其有四體也。謂二手二足。 —— 《孟子》

四體(人的四肢);五體投地

4.形體 ;體態shape(of a person's body)physique; body

可憐體無比。 —— 《玉臺新詠·古詩爲焦仲卿妻作》

體段(樣子;身分);體相(形體相貌);長方體;立方體;幾何體;正方體;角柱體;圓柱體;剛體;磁體;黑體;發光體;導體;晶體

5.牲體body of domestic animal

辨體名肉物。 —— 《周禮·內饗》。按,牲體有七脊也,左右肋也,左右肱也,左右股也,所謂全軆也。

體解(古代祭祀時將牲體切割成二十一塊);體節(帶骨的大塊牛羊肉)

6.事物的主要部分main part

以天演爲體。 —— [英]赫胥黎著、 嚴復譯《天演論》

體用(事物的本體與作用);體物(體現於萬事萬物之中);體例(制度的綱領和細則);體要(大體與綱要)

7.實體substance

天之與地,皆體也。 —— 王充《論衡》

8.規格;法式specifications; laws

直求輸赤誠,所望大體全。 —— 唐· 李商隱《行次西郊作一百韻》

體式(法式,格式);體法(指書法的格局法式);體段(體格、結構);體氣(詩文的氣質格調;人品性格);體統(規矩,制度;詩文或著作中的體裁和條理)

9.占卜時的兆象omen

爾卜爾筮,體無咎言。 —— 《詩·衛風·氓》又如;體象(象徵)

10.本性,本質 nature

體識(稟性和器識);體器(稟性和器度);體履(稟性和行爲)

11.準則norm

平居妄自尊大而臨事不知體,此俗人也。 —— 宋· 陳善《捫蝨新話》

12.文體 type of writing; literary form

古體詩;近體詩;散體;駢體

13.體制system

自漢至 魏,四百餘年,辭人才子,文體三變。 —— 沈約《謝靈運傳論》

政體;國體

14.動詞的一套屈折形式、表示動作的性質或關於該動作的開始、持續、完成或重複等方面的情況,但不涉及該動作發生的時間——最初用於斯拉夫語言,後來用於其他語言 aspect of a verb

完成體;進行體

15.文字的書寫形式 form; style

草體;楷體;宋體;字體;印刷體

16.立體cube

後見爲體。 —— 蔡元培《圖畫》體面互見。舍體而取面。體之感覺。

1.親身經驗;體察personally do or experience sth. ; experience and observe

汝體吾此心。 —— 清· 林覺民《與妻書》

體物(描繪事物);體信(守信;信服);體行(躬親踐行);體認(體察認識);體測(體察忖測)

2.設身處地爲人着想 put oneself in another's position

體國(關心國家);體悉(體諒瞭解)

3.劃分,分解divide; dismember

體其犬豕牛羊。 —— 《禮記》

體解(分解牲畜的肢體;古代酷刑之一;肢體解離);體國經野(區畫都城,丈量土地;泛指治理國家)

4.成形take shape

敦彼行葦,牛羊勿踐履,方苞方體,維葉泥泥。 —— 《詩·大雅·行葦》

5.表現;體現show

陰陽合德,而剛柔有體,以體天地之撰。 —— 《易·繫辭上》

6.效法model oneself

帝者體太一。 —— 《淮南子》

7.相承;繼承succeed

正體於上,又乃將所傳重也。 —— 《儀禮》

8.生長grow

體物而不可遺。 —— 《禮記》

9.包含;容納contain

君子體人,足以長人。 —— 《易·乾》

10.通“履”。體驗;實行experience; practise

爾卜爾筮,體無咎言。 —— 《詩·衛風·氓》。《釋文》雲:韓詩作履。履,幸也。能戴大圓者,體平大方。 —— 《管子·心術下》體恭敬而心忠信,術禮義而情愛人。 —— 《荀子·修身》篤志而體,君子也。

體乾(履行天命)

11.另見 tī。

2ㄊㄧ

基本解释

〔~己〕❶家庭成員個人的私蓄的財物;❷親近的,如“~~話”,亦作“梯己”。

详细解释

1.軆 tī。

2.另見 tǐ。

字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body;group,class,body,unit
  2. Aspekt(vollendet,unvollendet)​<Grammatik&gt(S,Sprachw)​,Körper(S)
  3. corps,forme,santé

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原文

古文: 𩪆

唐韻》:《正韻》:他禮切;《集韻》、《韻會》:土禮切,𡘋涕上聲。
說文》:總十二屬也。
釋名》:體,第也──骨肉毛血表裏大小相次第也。
廣韻》:四支也。
禮・中庸》:動乎四體。

又,《易・文言》:君子體仁,足以長人。〔疏〕體包仁道。

又,《書・畢命》:辭尚體要。〔註〕辭以理實爲要。

又,《詩・衞風》:爾卜爾筮,體無咎言。〔傳〕體,兆卦之體。

又,《詩・大雅》:方苞方體,維葉泥泥。〔箋〕體,成形也。

又,《周禮・天官》:體國經野。〔註〕體,猶分也。

又,《周禮・天官・內饔》:辨體名肉物。〔註〕體名,脊脅臂臑之屬。

又,《禮・文王世子》:外朝以官,體異姓也。〔註〕體,猶連結也。

又,《禮・學記》:就賢體遠。〔註〕體,猶親也。

又,《禮・中庸》:體物而不可遺。〔註〕猶生也。

又,《禮・中庸》:體羣臣也。〔註〕猶接納也。

又,《左傳・昭二十年》:聲亦如味,一氣二體。〔疏〕樂之動身體者,唯有舞耳。舞者,有文武二體。

廣韻》:俗作軆。
集韻》作躰。
增韻》:俗作体,非。

的说文解字

折叠展开

卷别卷四下反切他禮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662頁,第1許惟賢295頁,第8

體緫十二屬也。

段注十二屬許未詳言。今以人體及許書覈之。首之屬有三。曰頂,曰面,曰頤。身之屬三。曰肩,曰脊,曰𡱂。手之屬三。曰厷,曰臂,曰手。足之屬三。曰股,曰脛,曰足。合《說文》全書求之。以十二者統之。皆此十二者所分屬也。

从骨。豊聲。

段注他禮切。十五部。

原文

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體(简·楚〔战国〕·郭店) 楚〔战国〕 郭店

體(简·楚〔战国〕·新蔡葛陵) 楚〔战国〕 新蔡葛陵

體(简·汉·张家山) 张家山

體(石经·汉·熹平石经) 石经 熹平石经

體(石经·唐·开成石经) 石经 开成石经

體(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體(印刷字体·宋·增韵) 印刷字体 增韵

體(传抄·宋·古文四声韵) 传抄 古文四声韵

體(传抄·宋·集篆古文韵海)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體(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體(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