尪

复制

wāng ㄨㄤ

尢部共7画半包围结构U+5c2aCJK 基本汉字
汉语字典

尢部

7画

4画

半包围结构

形声字

dngd

kumg

grc

41011

1431

U+5c2a

1351121 横、撇、竖弯钩、横、横、竖、横

𡯁 𡯂 𡯪 𡯭

字概述

折叠展开

[ ] 字拼音是wāng,部首是尢,总笔画是7画。

[ ] 字是半包围结构,可拆字为“尢、王”。

[ ] 字造字法是

[ ] 字仓颉码是kumg,五笔是dngd,郑码是grc,中文电码是1431

[ ] 字的UNICODE是U+5C2A,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23594,UTF-32:00005c2a,UTF-8:E5 B0 AA。

[ ]字在《通用规范汉字表》三级字表中,序号6583,属

的笔顺

折叠展开

的意思

折叠展开

wāngㄨㄤ

基本解释

同“𡯁”。《玉篇•尢部》:“尪”,同“𡯁”。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骨胳弯曲不正。亦指有这种残疾的人 rickety。如:尪伛(佝偻。指树身弯曲);尪尪(行不正)

2.孱弱;瘦弱 emaciated。如:尪陋(瘦弱丑陋);尪弱(瘦弱;衰弱);尪悴(瘦弱憔悴);尪纤(瘦小);尪顿(衰病困顿;衰病困顿之身);尪老(老弱)

字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lame
  2. àl'ossaturevoûtée,faible,chétif

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原文

正字通》同𡯪省。

的说文解字

折叠展开

卷别卷十下反切烏光切古音第十部頁碼1977頁,第2許惟賢864頁,第4

𡯪㝿也。

段注各本少也字。遂不可讀。今補。㝿者,蹇也。尢本曲脛之偁。引申之爲曲脊之偁。故《人部》僂下曰:𡯭也。

曲脛人也。

段注人字依《九經字㨾》補。𤿑者多由曲脛。故言此爲下象偏曲張本。

从大。象偏曲之形。

段注謂从大而象一脛偏曲之形也。烏光切。十部。

凡尢之屬皆从尢。

篆文从㞷。

段注篆文各本作古文。今正。尢者,古文象形字。𡯪者,小篆形聲字。此亦古文二,篆文丄之例。必取古文爲部首者,以其屬皆从古文也。尪見《左傳》。《檀弓》鄭注釋爲面鄉天。或云短小曰尪。本从㞷聲。省作尪。

原文

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尪(石经·唐·开成石经) 石经 开成石经

尪(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尪(印刷字体·宋·增韵) 印刷字体 增韵

尪(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尪(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