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制

yān ㄧㄢ

阝部共13画左右结构U+9122CJK 基本汉字
汉语字典

阝部

13画

11画

左右结构

形声字

ghgb

mfnl

aiuy

17327

6768

5919

U+9122

1212115444452 横、竖、横、竖、横、横、竖折折钩、点、点、点、点、横折折折钩/横撇弯钩、竖

字概述

折叠展开

[ ] 字是常用字,拼音是yān,部首是阝,总笔画是13画。

[ ] 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焉、阝”,五行属土。

[ ] 字造字法是

[ ] 字仓颉码是mfnl,五笔是ghgb,郑码是aiuy,中文电码是6768

[ ] 字的UNICODE是U+9122,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37154,UTF-32:00009122,UTF-8:E9 84 A2。

[ ]字在《通用规范汉字表》二级字表中,序号5351,属

的笔顺

折叠展开

的意思

折叠展开

yānㄧㄢ

基本解释

中国周代诸侯国名,在今河南省焉陵县一带。

姓。

详细解释

名词

1.古邑名Yan city

2.春秋楚别都,汉惠帝时改为宜城,在今湖北省宜城县。

3.春秋莒邑。又名鄢陵、安陵,在今山东省沂水县境。

4.周国名 Yan state。春秋时为郑所灭,改名鄢陵,在今河南省。

5.姓。

字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nameofadistrictinHonan
  2. Yan(Eig,Fam)
  3. (nomd'unétatféodal)​,(nomdefamille)​

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原文

廣韻》、《韻會》:於乾切;《集韻》:於虔切;《正韻》:因肩切,𡘋音焉。
說文》:南郡縣名。

又,《廣韻》、《韻會》、《正韻》:於幰切;《集韻》:隱幰切,𡘋音偃──地名,在鄭。

又,《廣韻》、《集韻𡘋於建切,音堰──地名,在楚。

字彙補》:路史國名紀,鄢地有三,楚之鄢都,襄陽之宜城也。鄭伯克段于鄢,開封之鄢陵也。若穆叔如莒及鄢陵,則沂之安陵也。
正字通》:荆州之鄢音焉,鄢城之鄢音偃,〈漢地志〉作𨻳
集韻》作傿,非。

又,姓。

的说文解字

折叠展开

卷别卷六下反切於乾切古音第十四部頁碼1169頁,第2許惟賢514頁,第3

鄢南郡縣。孝惠三年改名宜城。

段注南郡宜城,二志同。《前志》曰:宜城,故鄢。惠帝三年更名。按今湖北襄陽府宜城縣縣西南九里故鄢城,亦謂之宜城廢縣是也。《左傳》昭十三年。王沿夏。將欲入鄢。杜曰:夏,漢別名。順流爲沿。順漢水南至鄢也。秦昭襄王卄八年。白起攻楚取鄢鄧。二十九年。白起攻楚取郢爲南郡。高誘曰:秦兵出武關則臨鄢。下黔中則臨郢也。

从邑。焉聲。

段注於乾切。十四部。按《釋文》於建反。又於晩反。又按《春秋經》傳鄭伯克段于鄢,晉及楚鄭戰于鄢陵,說者謂潁川郡地也。《前志》作傿陵。

原文

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鄢(简·秦·睡虎地) 睡虎地

鄢(简·秦·岳麓书院) 岳麓书院

鄢(简·秦·里耶) 里耶

鄢(石经·汉·熹平石经) 石经 熹平石经

鄢(石经·唐·开成石经) 石经 开成石经

鄢(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鄢(印刷字体·宋·增韵) 印刷字体 增韵

鄢(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鄢(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