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制

yīn ㄧㄣ

囗部共6画全包围结构U+56e0CJK 基本汉字
汉语字典

囗部

6画

3画

全包围结构

会意字

ldi

wk

jd

60804

0936

5082

U+56e0

251341 竖、横折、横、撇、点、横

𡆬 𡇂 𤇀

字概述

折叠展开

[ ] 字是常用字,拼音是yīn,部首是囗,总笔画是6画。

[ ] 字是全包围结构,可拆字为“囗、大”,五行属土。

[ ] 字造字法是会意。从囗( wéi )大。大,人。甲骨文字形,象人在车席子上。本义:“茵”的本字,坐垫,车垫。

[ ] 字仓颉码是wk,五笔是ldi,郑码是jd,中文电码是0936

[ ] 字的UNICODE是U+56E0,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22240,UTF-32:000056e0,UTF-8:E5 9B A0。

[ ]字在《通用规范汉字表》一级字表中,序号0430,属常用字

的笔顺

折叠展开

的意思

折叠展开

yīnㄧㄣ

基本解释

原故,原由,事物发生前已具备的条件。原~。~素。~果。病~。

理由。~为( wèi )。~而。

依,顺着,沿袭。~此。~之。~循(a.沿袭;b.迟延拖拉)。~噎废食。陈陈相~。

详细解释

名词

1.会意。从囗( wéi )大。大,人。甲骨文字形,象人在车席子上。本义:“茵”的本字,坐垫,车垫。

2.同本义mat; cushi on

因,就也。 —— 《说文》。朱骏声注:“囗大俱非义。 江氏永曰:‘象茵褥之形,中象缝线文理。’按即茵之古文。 江说是也。”

3.原因cause

贵贱虽复殊途,因果竟在何处? —— 《梁书·范缜传》自谓得其势,无因有动摇。 —— 白居易《有木》诗

因果报应(佛教指物有起因必有结果,善因得善果,恶因得恶果);前因后果。

4.机会opportunity; chance

于今无会因。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5.姓。

动词

1.依靠;凭借depend on; rely on

谁因谁极。 —— 《诗·傭风·载驰》论世之事,因为之备。 —— 《韩非子·五蠹》因人成事者。 ——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 ——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因缘(凭借;依据)因赃假位(利用贿赂买得官职);因公假私(借公家的名义以谋取私利);因依(倚傍;依托);因附(依附);因国(可以依靠、利用的国家)

2.沿袭,承袭follow

殷因于 夏礼,所损益可知也。 —— 《论语·为政》因遗策。 —— 汉· 贾谊《过秦论》因秦宫室,据其府库。 —— 张衡《东京赋》

因承(承袭,因袭);因习(相沿成习,沿袭)

3.连接connect

水边小丘因古城,上有巨竹数百个。 —— 宋· 陆游《城西接待院后竹下作》

4.顺;顺应comply with; conform to; obey

因其固然(因:顺着。固然:本来的样子。指牛的自然结构)。 —— 《庄子·养生主》以径寸之木…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因势象形,就着木头的原样来模拟形状。因,就着,顺着。势,形势,这里指材料本身的形状特征。象,动词,模拟。形,形状)。 —— 明· 魏学洢《核舟记》

因便(顺便);因风吹火(比喻顺势行事,用力不多)

5.相就;趋赴go to

其民沓贪而忍,不可因也。 —— 《国语·郑语》

介词

1.由于,因为because of

因前使绝国功,封骞博望侯。 —— 《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

因地(原委;因由);因是(因此)

2.从…出发 from。如:因命守时(依照命运的安排,守候时机);因敌取资(从敌人那里取得所需物质)

3.趁着;乘便take advantage of; while

因利乘便。 —— 汉· 贾谊《过秦论》游于三辅,因入京师。(因,乘便)。 —— 《后汉书·张衡传》

形容词

亲,亲近intimate

因心则友。 —— 《诗·大雅·皇矣》亲有礼,因重固,闲携贰,覆昏乱,霸王之器也。 —— 《左传》

因心(亲善仁爱之心);因母(亲母)

连词

1.于是,就then

因以讽谏。 —— 《后汉书·张衡传》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 —— 唐· 柳宗元《三戒》因出己虫,纳比笼中。 —— 《聊斋志异·促织》因跳踉大闞,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 唐· 柳宗元《三戒·黔之驴》

2.因而thus; as a result

因以其伯。 —— 《诗·大雅·韩奕》因使唐雎使于 秦。 —— 《战国策·魏策》

字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cause,reason;by;because(of)
  2. Grund,Ursache(S)​,folgen,fortführen(V,Lit)​,aufgrund,nach,gemäß(Konj)​,weil,wegen,infolge(Konj)​,Yin(Eig,Fam)
  3. cause,raison,àcausede,selon

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原文

古文: 𤇀

唐韻》:於眞切;《集韻》、《韻會》、《正韻》:伊眞切,𡘋音姻。
說文》:从囗大,會意。徐鍇曰:能大者,衆圍就之也。

又,仍也、襲也。
論語》:殷因於夏禮。
孟子》:爲高必因丘陵,爲下必因川澤。
書・堯典》:日永星火,以正仲夏,厥民因。〔註〕析而又析也。
禮・禮器》:因天事天,因地事地,因名山升中于天,因吉土以享帝于郊。

又,依也。
論語》:因不失其親,亦可宗也。

又,托也。
孟子》:時子因陳子而以吿孟子。

又,由也。鄒陽〈上梁王書〉:夜光之璧,以暗投人於道,莫不按劒相盼者,無因至前也。

又,緣也。
傳燈錄》: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後世因,今生作者是。

又,姓。
左傳・定二年》:遂人四族,有因氏。
正字通》:明有因禮因絅。

又,《六書正譌》:借爲昏姻之姻,言女有所因。

又,叶烏前切,音烟。陸雲〈贈顧尚書〉詩:殊音合奏,曲異響連;絕我懽條,統我思因。

集韻》或作㧢。

的说文解字

折叠展开

卷别卷六下反切於眞切古音第十二部頁碼1110頁,第2許惟賢490頁,第3

因就也。

段注就下曰:就高也。爲高必因丘陵。爲大必就基阯。故因從囗大。就其區域而擴充之也。《中庸》曰:天之生物。必因其材而篤焉。《左傳》曰:植有禮。因重固。《人部》曰:仍,因也。《論語》。因不失其親。謂所就者不失其親。

从囗大。

段注於眞切。十二部。

原文

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因(甲骨文·商·宾组) 甲骨文 宾组

因(金文·西周·西周中期) 西周 金文 西周中期

因(金文·战国·战国晚期) 战国 金文 战国晚期

因(金文·战国·战国) 战国 金文 战国

因(简·楚〔战国〕·信阳) 楚〔战国〕 信阳

因(简·楚〔战国〕·望山) 楚〔战国〕 望山

因(简·楚〔战国〕·曾侯乙墓) 楚〔战国〕 曾侯乙墓

因(简·楚〔战国〕·郭店) 楚〔战国〕 郭店

因(简·楚〔战国〕·包山) 楚〔战国〕 包山

因(简·楚〔战国〕·上博) 楚〔战国〕 上博

因(简·秦·放马滩) 放马滩

因(简·秦·睡虎地) 睡虎地

因(简·秦·关沮) 关沮

因(简·汉·张家山) 张家山

因(传抄·魏·三体石经) 传抄 三体石经

因(传抄·魏·魏石经古文汇编) 传抄 魏石经古文汇编

因(石经·唐·开成石经) 石经 开成石经

因(传抄·唐·唐代石刻篆文) 传抄 唐代石刻篆文

因(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因(印刷字体·宋·增韵) 印刷字体 增韵

因(传抄·宋·集篆古文韵海)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因(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因(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