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制

yōng ㄩㄥ

疒部共23画半包围结构U+7670
汉语字典

疒部

23画

18画

半包围结构

uvky

kvug

tzyn

00115

U+7670

41341555251521532411121 点、横、撇、点、提、撇点、撇点、撇点、竖、横折、横、横折、竖、横、竖弯钩、撇、竖、点、横、横、横、竖、横

𤻕 𤼟 𦡈

字概述

折叠展开

[ ] 字拼音是yōng,部首是疒,总笔画是23画。

[ ] 字是半包围结构,可拆字为“疒,可拆字为“疒、雝”。

[ ] 字仓颉码是kvug,五笔是uvky,郑码是tzyn,。

[ ] 字的UNICODE是U+7670,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30320,UTF-32:00007670,UTF-8:E7 99 B0。

的笔顺

折叠展开

的意思

折叠展开

yōngㄩㄥ

基本解释

一種皮膚和皮下組織的化膿性炎症,易生於頸、背部,常伴有畏寒、發熱等全身症狀。~疽。吮~舐痔(喻不擇手段地巴結,厚顏無恥地迎合權貴)。

字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carbuncle,sore,ulcer,abscess
  2. Karbunkel,Karfunkel(S)
  3. ulcère,abcès

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原文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𡘋於容切,音邕。
說文》:腫也。
廣韻》:癰癤。
釋名》:癰,壅也。氣壅否結,裹而潰也。
正字通》:惡瘡也。有疵癰、赤施、兔齧、走緩四淫,厲癰、脫癰諸名,皆氣血稽留,榮衞不通之所致也。
後漢・律曆志》:驚蟄晷長八尺二寸,未當至而至,多病癰疽脛腫。

又,地名。與雍州之雍通。
後漢・獻帝紀》:分涼州河西四郡爲癰州。〔註〕謂金城、酒泉、墩煌、張掖。

又,邕上聲。
戰國策》:夫癘雖癰腫胞疾。
釋文》:癰,委勇反。

集韻》亦作臃,又書作𦡈;《韻會》或作𤻕

的说文解字

折叠展开

卷别卷七下反切於容切古音第九部頁碼1397頁,第5許惟賢612頁,第5

癰腫也。

段注《肉部》曰:腫,癰也。按腫之本義謂癰。引伸之爲凡墳起之名。如上文癅,腫也。痤,小腫也。則非謂癰也。《釋名》曰:癰,壅也。氣壅否結裏而潰也。

𤕫。雝聲。

段注於容切。九部。

原文

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癰(玉书·春秋·侯马盟书) 春秋 玉书 侯马盟书

癰(金文·战国·战国) 战国 金文 战国

癰(简·秦·睡虎地) 睡虎地

癰(简·秦·关沮) 关沮

癰(简·汉·张家山) 张家山

癰(石经·唐·开成石经) 石经 开成石经

癰(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癰(印刷字体·宋·增韵) 印刷字体 增韵

癰(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癰(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