繵

复制

dàn ㄉㄢˋ tán ㄊㄢˊ chán ㄔㄢˊ

糹部共19画左右结构U+7e75
汉语字典

糹部

19画

13画

左右结构

xylg

vfywm

zska

20916

U+7e75

5544444125251125111 撇折、撇折、点、点、点、点、点、横、竖、横折、竖、横折、横、横、竖、横折、横、横、横

字概述

折叠展开

[ ] 字是多音字,拼音是dàn,tán,chán,部首是糹,总笔画是19画。

[ ] 字是左右结构,拼音是dàn、tán,可拆字为“糸、亶”。

[ ] 字仓颉码是vfywm,五笔是xylg,郑码是zska,。

[ ] 字的UNICODE是U+7E75,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32373,UTF-32:00007e75,UTF-8:E7 B9 B5。

的笔顺

折叠展开

的意思

折叠展开

1dànㄉㄢˋ

基本解释

单衣。

束腰大带。

2tánㄊㄢˊ

基本解释

绳索。

紫色。

3chánㄔㄢˊ

基本解释

古同“缠”。

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原文

集韻》:澄延切,音纏。
玉篇》:繵謂之襌也。揚子《方言》:𧘑繵謂之襌。〔註〕今又呼爲凉衣。

又,《集韻》:纏,亦作繵。
史記・扁鵲傳》:動胃繵緣。〔註〕繵緣,謂脈纏繞胃也。

又,《集韻》:唐干切,音壇──繩也。一曰紫色。

又,《廣韻》:徒旱切,音但──束腰大帶。

又,《集韻》:黨旱切,音亶──束也。

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繵(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繵(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