𨝋

𨝋

复制

zhài ㄓㄞˋ

阝部共13画左右结构U+2874b
汉语字典

阝部

13画

11画

左右结构

wfib

bfnl

rsby

U+2874b

3541541123452

𨝠

𨝋字概述

折叠展开

[ 𨝋 ] 字拼音是zhài,部首是阝,总笔画是13画。

[ 𨝋 ] 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祭、阝”。

[ 𨝋 ] 字仓颉码是bfnl,五笔是wfib,郑码是rsby,。

[ 𨝋 ] 字的UNICODE是U+2874B,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扩展区B,10进制: 165707,UTF-32:0002874b,UTF-8:F0 A8 9D 8B。

𨝋的笔顺

折叠展开

𨝋的意思

折叠展开

基本释义

𨝋
zhàㄓㄚˋ

1.拼音zhà。

2.周代邑名。

3.姓。

𨝋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原文

廣韻》、《集韻𡘋側界切,音債。
說文》:周邑也。

又,《集韻》:子例切,音祭──義同。

𨝋的说文解字

折叠展开

卷别卷六下反切側介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1148頁,第2許惟賢506頁,第2

𨝠周邑也。

段注《左傳》曰:凡蔣邢茅胙祭。周公之胤也。按《春秋經》、《左傳》、《國語》、《史記》、《逸周書》、《竹書紀年》。凡云祭伯,祭公謀父,字皆作祭。惟《穆天子傳》云𨝋父。注云:𨝋父,𨝋公謀父。𨝋者本字。祭者假借字。韋注《國語》云:祭,畿內之國。周公之後也。爲王卿士。謀父字也。是則𨝋本《西都》畿內邑名。至東周時。隱元年祭伯來。莊卄三年祭叔來聘。尚仍其《西都》舊偁。許云周邑,系諸河南河內之閒。其諸東都亦有𨝋與。抑如鄭之仍舊偁與。

从邑。祭聲。

段注側介切。十五部。《禮記》葉公之《顧命》。以《周書》祭公解正之。葉乃祭之誤。

原文

𨝋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𨝋(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𨝋(传抄·宋·集篆古文韵海)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𨝋(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