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制

zhèng ㄓㄥˋ

讠部共8画左右结构U+8be4CJK 基本汉字
汉语字典

讠部

8画

6画

左右结构

形声字

yqvh

ivnsd

srxb

37757

6154

5826

U+8be4

45355112 点、横折提、撇、横撇/横钩、横折、横、横、竖钩

字概述

折叠展开

[ ] 字是常用字,拼音是zhèng,部首是讠,总笔画是8画。

[ ] 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讠、争”,五行属火。

[ ] 字造字法是形声。从言,争声。因与言论有关,故从言。“诤”字本作“争”,“诤”是后起字,意思是强谏。用则可生,不用则死,程度比“谏”重。本义:直言规劝) 同本义(尤指友谊诚挚的劝告)admonish

[ ] 字仓颉码是ivnsd,五笔是yqvh,郑码是srxb,中文电码是6154

[ ] 字的UNICODE是U+8BE4,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35812,UTF-32:00008be4,UTF-8:E8 AF A4。

[ ]字在《通用规范汉字表》二级字表中,序号4056,属

的笔顺

折叠展开

的意思

折叠展开

1zhèngㄓㄥˋ

基本解释

谏,照直说出人的过错,叫人改正。~谏。~言。~臣。~友(能直言规劝的朋友。亦作“争友”)。

〔~人〕古代传说中的矮小人种。亦称“靖人”。

纷争,争。~紊(争论是非)。

详细解释

动词

1.(形声。从言,争声。因与言论有关,故从言。“诤”字本作“争”,“诤”是后起字,意思是强谏。用则可生,不用则死,程度比“谏”重。本义:直言规劝) 同本义(尤指友谊诚挚的劝告)admonish

诤,谏也。 —— 《广雅》士有诤友,则身不离于令名。 —— 《孝经·谏诤》

默诤(背地里直言劝告);诤谏(以直言劝止他人的过失);诤臣(能谏诤的臣子);诤戒(告诫)

2.另见 zhēng。

2zhēngㄓㄥ

详细解释

动词

1.假借为“争”。争论;争讼argue

王凤为平理诤讼。 —— 《后汉书·刘玄传》诤,讼也。 —— 《苍颉篇》彼诚以天下之必无仙,而我独以实有而与之诤,诤之弥久,而彼执之弥回。 —— 晋· 葛洪《抱朴子》

诤讼(争论);诤论(争论);诤薮(争讼的渊薮);诤辞(争讼之辞);诤诉(诉讼)

2.争奇;竞争contend; forestall

虽时时与师友有诤有讲,然师友总不以我为嫌者,知我无诤心也,彼此各求以自得也。 —— 明· 李贽《与河南吴中丞书》

诤治(竞相采取治国之道);诤心(争高低之心);诤竞(竞争)

3.通“争”。争夺contend; vie; strive

有两虎诤人而斗者。 —— 《战国策·秦策二》阘茸勇敢于饕诤。 —— 《晋书·王沈传》

4.另见 zhèng。

字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toexpostulate;toremonstrate
  2. verwarnen(V)
  3. avertirfranchement

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原文

唐韻》、《集韻》、《韻會𡘋側迸切,爭去聲。
說文》:止也。
韻會》:謂止其失也。
正韻》:諫諍,救正也。
前漢・王褒傳》:諫諍卽見聽。
說苑・臣術》:有能盡言于君,用則可生,不用則死,謂之諍。

又,《列子・湯問篇》:東北極有人,名曰諍人,長九寸。

又,《集韻》:通作爭。
孝經・諫諍章》:天子有爭臣七人。

又,《集韻》、《韻會》:甾莖切;《正韻》:甾耕切,𡘋音爭──訟也。
後漢・劉聖公傳》:平理諍訟。
晉書・王沈・釋時論》:闒茸勇敢於饕諍。〔註〕叶平聲。

的说文解字

折叠展开

卷别卷三上反切側逬切古音第十一部頁碼378頁,第3許惟賢170頁,第6

諍止也。

段注經傳通作爭。

从言。爭聲。

段注側逬切。十一部。

原文

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诤(简·汉·张家山) 张家山

诤(石经·唐·开成石经) 石经 开成石经

诤(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诤(印刷字体·宋·增韵) 印刷字体 增韵

诤(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诤(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