𠙾

𠙾

复制
凵部共6画下包围结构U+2067e
汉语字典

凵部

6画

4画

下包围结构

dhbk

uqj

cizi

U+2067e

311252

𠙾字概述

折叠展开

[ 𠙾 ] 字部首是凵,总笔画是6画。

[ 𠙾 ] 字是下包围结构,可拆字为“凵、丰”。

[ 𠙾 ] 字仓颉码是uqj,五笔是dhbk,郑码是cizi,。

[ 𠙾 ] 字的UNICODE是U+2067E,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扩展区B,10进制: 132734,UTF-32:0002067e,UTF-8:F0 A0 99 BE。

𠙾的笔顺

折叠展开

𠙾的意思

折叠展开

𠙾

基本解释

同“甾”。

𠙾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原文

玉篇》:古文葘字。註詳艸部八畫。

𠙾的说文解字

折叠展开

卷别卷十二下反切側詞切古音第一部頁碼2547頁,第4許惟賢1107頁,第1

𠙾東楚名缶曰𠙹

段注太史公曰:自彭城以東。東海,吳,廣陵,此東楚也。缶下曰:瓦器,所以盛酒漿。秦人𡔷之以節歌。象形。然則缶旣象形矣。𠙹復象形。實一物而語言不同。且實一字而書法少異耳。《玉篇》作𠙹近之。若《廣韵》謂卽《艸部》之甾字。風馬牛不相及也。甾上从一雝川。此象缶之頸少殺。安得云同字。今𣜩當作甾。

象形也。

段注口大而頸少殺。側詞切。一部。

𠙹之屬皆从𠙹

古文𠙹

原文

𠙾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𠙾(传抄·东汉·说文解字) 东汉 传抄 说文解字

𠙾(传抄·宋·汗简) 传抄 汗简

𠙾(传抄·宋·集篆古文韵海)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𠙾(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