𨚉

𨚉

复制
邑部共6画左右结构U+28689
汉语字典

邑部

6画

4画

左右结构

mfkc

bmrau

ldjy

U+28689

25112515215

𨚉字概述

折叠展开

[ 𨚉 ] 字部首是邑,总笔画是6画。

[ 𨚉 ] 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冄、邑”。

[ 𨚉 ] 字仓颉码是bmrau,五笔是mfkc,郑码是ldjy,。

[ 𨚉 ] 字的UNICODE是U+28689,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扩展区B,10进制: 165513,UTF-32:00028689,UTF-8:F0 A8 9A 89。

𨚉的笔顺

折叠展开

𨚉的意思

折叠展开

基本释义

𨚉

同“那”。

𨚉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原文

唐韻》、《廣韻》:諾何切;《集韻》、《韻會》:囊何切;《正韻》:奴何切,𡘋音儺。
說文》:西夷國安定有朝那縣。

又,《玉篇》:何也。
左傳・宣二年》:棄甲則那。

又,多也。
詩・小雅》:受福不那。

又,《集韻》:安貌。
詩・小雅》:有那其居。

又,姓。
廣韻》:西魏有那椿。

又,上聲。
廣韻》、《正韻》:奴可切;《集韻》:乃可切,𡘋音娜。
集韻》:何也。
玉篇》:俗言那事。

又,去聲。
廣韻》:奴箇切;《集韻》、《韻會》、《正韻》:乃箇切,𡘋音哪──語助也。
後漢・韓康傳》:公是韓伯休那。杜甫詩:杖藜不睡誰能那。

又,叶奴故切,音怒。陸雲〈陸丞相誄〉:改容肅至,傾蓋寵步;鞶帶翻紛,珍裘阿那。

說文》本作𨙻,俗作𨚗

𨚉的说文解字

折叠展开

卷别卷六下反切諾何切古音第七、八部頁碼1174頁,第2許惟賢516頁,第7

𨚉西夷國。

段注其地當在今四川之西。《史記》。自筰以東北。君長以什數。冄駹冣大。在蜀之西。又謂牂柯爲南夷。邛筰爲西夷。𨙻葢卽冄駹之冄字。古今字也。按文王之子耼季。賈逵,韋昭皆云:耼,國名。但其地闕。《史記》作冄。《索隱》云:冄或作𨙻。終莫詳其地也。《左傳》。莊十八年有𨙻處。杜云:𨙻處,楚地。凡若此等異地同名者。今皆不引以茲䋣蕪。

从邑。冄聲。

段注諾何切。按冄聲本在七八部。雙聲合韵也。《小雅》、《商頌・毛傳》曰:𨙻,多也。《釋詁》曰:𨙻,於也。《左傳》。棄甲則𨙻。杜云:𨙻猶何也。今人用𨙻字皆爲柰何之合聲。《越語》。吳人之𨙻不穀。亦又甚焉。韋注。𨙻,於也。此《釋詁》之證。郭失其解。又魚藻箋云:𨙻,安皃。

安定有朝𨙻縣。

段注安定郡朝𨙻,二志同。今陜西平涼府府東南有朝𨙻故城。許意葢謂𨙻與朝𨙻異處。如上文鄖與鄖關之例。如淳朝音株。

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