𠦵

𠦵

复制
十部共13画上下结构U+209b5
汉语字典

十部

13画

11画

上下结构

dkkf

kroj

gdoe

U+209b5

12251251343412

𠦵字概述

折叠展开

[ 𠦵 ] 字部首是十,总笔画是13画。

[ 𠦵 ] 字是上下结构,可拆字为“大、吅、仐”。

[ 𠦵 ] 字仓颉码是kroj,五笔是dkkf,郑码是gdoe,。

[ 𠦵 ] 字的UNICODE是U+209B5,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扩展区B,10进制: 133557,UTF-32:000209b5,UTF-8:F0 A0 A6 B5。

𠦵的笔顺

折叠展开

𠦵的意思

折叠展开

基本释义

𠦵

同“师”。

𠦵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原文

玉篇》:古文師字。註詳巾部七畫。

𠦵的说文解字

折叠展开

卷别卷六下反切疎夷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1089頁,第2許惟賢481頁,第8

𠦵二千五百人爲師。

段注《小司徒》曰:五人爲伍。五伍爲㒳。五㒳爲卒。五卒爲旅。五旅爲師。師,眾也。京師者,大眾之稱。眾則必有主之者。《周禮・師氏》注曰:師,敎人以道者之稱也。黨正旅師閭胥注曰:正師胥皆長也。師之言帥也。

从帀。从𠂤

段注會意。疎夷切。十五部。

𠂤四帀眾意也。

段注𠂤下曰:小𨸏也。小𨸏而四圍有之。是眾意也。說會意之恉。

古文師。

原文

𠦵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𠦵(传抄·东汉·说文解字) 东汉 传抄 说文解字

𠦵(传抄·魏·三体石经) 传抄 三体石经

𠦵(传抄·宋·隶释 隶续) 传抄 隶释 隶续

𠦵(传抄·宋·汗简) 传抄 汗简

𠦵(传抄·宋·古文四声韵) 传抄 古文四声韵

𠦵(传抄·宋·三体阴符经) 传抄 三体阴符经

𠦵(传抄·宋·集篆古文韵海)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𠦵(传抄·宋·古文四声韵) 传抄 古文四声韵

𠦵(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