𥌒

𥌒

复制
目部共19画上下结构U+25312
汉语字典

目部

19画

14画

上下结构

fkuh

gebu

bjxl

U+25312

1212514315325425111

𥌒字概述

折叠展开

[ 𥌒 ] 字部首是目,总笔画是19画。

[ 𥌒 ] 字是上下结构,可拆字为“皷、目”。

[ 𥌒 ] 字仓颉码是gebu,五笔是fkuh,郑码是bjxl,。

[ 𥌒 ] 字的UNICODE是U+25312,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扩展区B,10进制: 152338,UTF-32:00025312,UTF-8:F0 A5 8C 92。

𥌒的笔顺

折叠展开

𥌒的意思

折叠展开

基本释义

𥌒

同“瞽”。

𥌒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原文

唐韻》:公戸切;《集韻》、《韻會》:果五切;《正韻》:公五切,𡘋音古。
說文》:目但有朕也。
博雅》:盲也。
釋名》:鼓也。瞑瞑然目平合於鼓皮也。
周禮・春官・瞽矇》〔註〕:無目眹謂之瞽。
莊子・逍遙遊》:瞽者無以與乎文章之觀。

又,瞽,樂官也。
書・胤征》:瞽奏鼓。
詩・周頌》:有瞽有瞽,在周之庭。〔註〕目無明則耳聰,使爲樂官,名之曰瞽,因所掌而命名也。

又,御瞽,侍御樂工也。
禮・玉藻》:御瞽幾聲之上下。

又,學名。
禮・明堂位》:瞽宗,殷學也。〔註〕樂師,瞽矇之所宗,故謂瞽宗。
周禮・春官・大司樂》:樂祖祭於瞽宗。

又,舜父名瞽瞍。
書・堯典》:瞽子。〔傳〕無目曰瞽。舜父有目不能分別好惡,故時人謂之瞽,配字曰瞍,又通作鼓。
前漢・古今人表》:鼓叜蟜牛子生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