𦙎

𦙎

复制
月部共8画上下结构U+2664e
汉语字典

月部

8画

4画

上下结构

phef

byb

wwiq

U+2664e

45212511

𦙎字概述

折叠展开

[ 𦙎 ] 字部首是月,总笔画是8画。

[ 𦙎 ] 字是上下结构,可拆字为“冖、”。

[ 𦙎 ] 字仓颉码是byb,五笔是phef,郑码是wwiq,。

[ 𦙎 ] 字的UNICODE是U+2664E,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扩展区B,10进制: 157262,UTF-32:0002664e,UTF-8:F0 A6 99 8E。

𦙎的笔顺

折叠展开

𦙎的意思

折叠展开

𦙎

基本解释

同“肯”。

𦙎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原文

古文: 𣍟

正韻》:苦等切,音懇。
爾雅・釋言》:肯,可也。
詩・衞風》:惠然肯來。〔箋〕可也。
前漢・高帝紀》:高帝數讓,衆莫肯爲。

又,《集韻》:可亥切,音愷。
字林》:著骨肉也。
莊子・養生主》:技經肯綮之未嘗。〔註〕著骨肉也。肯,著也。

集韻》或作肎、肻。

𦙎的说文解字

折叠展开

卷别卷四下反切苦等切古音第一部頁碼707頁,第4許惟賢315頁,第4

𠕔骨閒肉肎肎箸也。

段注肎肎,附箸難解之皃。《莊子》說《庖丁解牛》曰:技經肯綮之未嘗。肯,崔引此解釋之。綮音罄。司馬云:猶結處也。按肎之言可也。故心所願曰肎。得其窾郤曰中肎。引伸之義也。

从肉。从冎省。

段注冎者,剔肉置其骨也。肎肎相箸。有待於剔。故從冎。陸德明引《說文》、《字林》皆口乃反。《唐韵》苦等切。按肎等二字古音同在一部。故皆在海韵。音轉入六部。乃在抍《等韵》也。𥛬作肯。

一曰骨無肉也。

段注此別一義。

古文肎。

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