眣

复制

dié ㄉㄧㄝˊ ㄊㄧˋ

目部共10画左右结构U+7723
汉语字典

目部

10画

5画

左右结构

hrwy8

buhqo

lmod

65080

U+7723

2511131134 竖、横折、横、横、横、撇、横、横、撇、捺

𥄺 𥈖 𥉈 𦎝 𧠫

字概述

折叠展开

[ ] 字是多音字,拼音是dié,tì,部首是目,总笔画是10画。

[ ] 字是左右结构,拼音是dié、tì,,可拆字为“目、失”。

[ ] 字仓颉码是buhqo,五笔是hrwy8,郑码是lmod,。

[ ] 字的UNICODE是U+7723,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30499,UTF-32:00007723,UTF-8:E7 9C A3。

的笔顺

折叠展开

的意思

折叠展开

1diéㄉㄧㄝˊ

基本解释

目不正。

目露貌。

目出。

2ㄊㄧˋ

基本解释

失意的眼神。

字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prominenteyes

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原文

古文: 𥄺

唐韻》:丑栗切;《集韻》、《韻會》:敕栗切,𡘋音抶。
說文》:目不正也。从目,失聲。〔徐曰〕其視散,若有所失也。

又,《廣韻》、《集韻》、《韻會》:徒結切;《正韻》:杜結切,𡘋音絰──義同。

又,《類篇》:目出貌。或作眰𥈖

又,《廣韻》:陟鎋切,音哳──目露貌。

又,《集韻》:𥉈,古作眣。註詳十畫。
〇〔按〕眣與䀢別。
韻會》眣註存《說文》本訓,復載《增韻》以目通指曰眣,誤。
正韻》及《字彙》譌誤與《增韻》同。又,《類篇》眣或作䀵,音升基切,引《春秋傳》眣魯衞之使,亦誤。

的说文解字

折叠展开

卷别卷四上反切丑栗切古音第十二部頁碼536頁,第7許惟賢241頁,第1

眣目不從正也。

段注鉉無從字。非。自眺至此皆狀目之邪。所謂匈中不正者也。按《公羊傳》文六年。䀢晉大夫使與公盟也。何云:以目通指曰䀢。成二年。卻克䀢魯衞之使。使以其辭而爲之請。《釋文》字皆从矢。云䀢音舜。本又作眣。丑乙反。又大結反。《五經文字》曰:䀢音舜。見《春秋傳》。《開成石經・公羊》二皆作䀢。疑此字从矢會意。从失者其譌體。以譌體改《說文》。淺人無識之故也。陸云又作眣而巳。未嘗云《說文》作眣也。許云目不从正者,《公羊》㒳言䀢皆不以正也。

从目。失聲。

段注丑栗切。十二部。

原文

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眣(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眣(印刷字体·宋·增韵) 印刷字体 增韵

眣(传抄·宋·汗简) 传抄 汗简

眣(传抄·宋·古文四声韵) 传抄 古文四声韵

眣(传抄·宋·集篆古文韵海)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眣(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眣(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