𣊽

𣊽

复制
日部共16画左右结构U+232bd
汉语字典

日部

16画

12画

左右结构

najm

raoku

yybl

U+232bd

5151525113134252

𣊽字概述

折叠展开

[ 𣊽 ] 字部首是日,总笔画是16画。

[ 𣊽 ] 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昬、攵、山”。

[ 𣊽 ] 字仓颉码是raoku,五笔是najm,郑码是yybl,。

[ 𣊽 ] 字的UNICODE是U+232BD,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扩展区B,10进制: 144061,UTF-32:000232bd,UTF-8:F0 A3 8A BD。

𣊽的笔顺

折叠展开

𣊽的意思

折叠展开

基本释义

𣊽

同“岷”。

𣊽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原文

廣韻》:武巾切;《集韻》:眉頻切;《韻會》:眉貧切;《正韻》:彌鄰切,𡘋音民。
說文》:山名,在蜀湔氐西徼外。本作𣊽,从山,𢾞聲。〔徐曰〕今作岷。孔穎達曰:山在梁州,江水所出。又,《》〔註〕:山在岷州溢洛南一里,連緜至蜀二千里,皆曰岷山。戴侗曰:在今威茂州之西北,東距峽州。

又,州名。秦隴西郡臨洮縣,後魏置岷州,因山爲名。或作㟭。

又,《韻會》:通作汶。
山海經》:大江出汶郭之東南,逕蜀郡,東北至廣陵入海。又,《史記・夏本紀》:汶嶓既藝。

𣊽的说文解字

折叠展开

卷别卷九下反切武巾切古音第十三部頁碼1751頁,第1許惟賢766頁,第4

𡼐𡼐山也。

段注《禹貢》。岷山道江。《夏本紀》作汶山。《封禪書》曰:瀆山,蜀之汶山也。

在蜀湔氐西徼外。

段注《地理志》。蜀郡湔氐道。《禹貢》崏山在西徼外。江水所出。《郡國志》同。今四川直𣜩茂州西北有湔氐廢縣。𡼐山在茂州西北五百里。江水所出。卽隴山之南首。連峯千里不絕。蜀西之山皆𡼐也。《水部》曰:江水出蜀湔氐徼外𡼐山。入海。

从山。𢽹聲。

段注武巾切。古音在十三部。按此篆省作崏。𣜩變作汶,作文,作㞶,作𡹋。俗作㟩,作岷。漢蜀郡有汶江道。漢元鼎六年置。汶山郡亦作文山郡。汶文皆卽𡼐字之叚借也。《𦒱工記》。貉踰汶則𣦸。自謂魯北之水。殷敬順乃疑爲岷江。殊誤。

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