膢

复制

ㄌㄩˊ

月部共15画左右结构U+81a2
汉语字典

月部

15画

11画

左右结构

ekgv8

bllv

qkzm

75244

U+81a2

351125112512531 撇、横折钩、横、横、竖、横折、横、横、竖、横折、横、竖、撇点、撇、横

𦝼

字概述

折叠展开

[ ] 字拼音是,部首是月,总笔画是15画。

[ ] 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月,可拆字为“月、婁”。

[ ] 字仓颉码是bllv,五笔是ekgv8,郑码是qkzm,。

[ ] 字的UNICODE是U+81A2,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33186,UTF-32:000081a2,UTF-8:E8 86 A2。

的笔顺

折叠展开

的意思

折叠展开

ㄌㄩˊ

基本解释

古代祭祀名:“夫山居而谷汲者,~腊而相遗以水。”

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原文

唐韻》:力居切;《集韻》、《韻會》:龍珠切,𡘋音慺。
說文》:楚俗,以二月祭飮食之神也。
廣韻》:飮食祭也,冀州八月,楚俗二月。
集韻》:𦠼祭名。或从示。
韻會》:〈鹽鐵論〉:非膢𦠼祭祀無酒肉也。膢,八月旦,今河東俗奉之爲大節,祭祀先人。
前漢・武帝紀》:膢五日。〔註〕如淳曰:音樓。〈漢儀〉注:立秋貙膢。服虔曰:殺也。蘇林曰:祭名也。貙,虎屬,常以立秋日祭獸,王者亦以此日出𦠼,還以祭宗廟,故有貙膢之祭也。

又,《說文》:一曰祈穀食新曰離膢。

又,《集韻》、《韻會》:郎侯切;《正韻》:盧侯切,𡘋音婁──義同。

又,《類篇》:力求切──同「劉」。
前漢・武帝紀》膢五日〔註〕:師古曰:《續漢書》貙膢作貙劉,膢、劉義各通耳。

的说文解字

折叠展开

卷别卷四下反切力俱切古音第四部頁碼686頁,第2許惟賢306頁,第3

膢楚俗㠯二月祭㱃食也。

段注《風俗通》曰:韓子書。山居谷汲者,膢臘而買水。楚俗常以十二月祭飮食也。按買水,今本韓子作相遺以水。皆謂水少耳。《風俗通》作十二月。劉昭引同。與許書二月異。疑十爲衍字。仲遠書多襲用《說文》也。《劉玄傳》注引《漢書・音義》云:冀州北郡以八月朝作飮食爲膢。其俗語曰膢臘社伏。玄應引《三倉》云:膢,八月祭也。篇,韵皆云:膢,飮食祭也。冀州八月。楚俗二月。合《說文》與《漢書・音義》言之。

从肉。婁聲。

段注力俱切。古音在四部。按俱,近鉉本誤居。《廣雅》膢作䄛。

一曰祈穀食新曰膢。

段注鉉本膢上有離字。《風俗通》曰:又曰嘗新始殺食曰貙膢。劉昭所引如是。按後漢禮儀志。立秋之日。武官肄兵。習戰陣之儀。斬牲之禮名曰貙劉。《劉玄傳》。立秋貙膢時。注引《前書・音義》曰:貙獸以立秋日祭獸。王者亦以此日出獵。用祭宗廟。是則貙劉,貙膢同義。依《風俗通》似祈穀二字當作始殺。或曰祈穀食新,卽八月祭之說也。

原文

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膢(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膢(印刷字体·宋·增韵) 印刷字体 增韵

膢(传抄·宋·集篆古文韵海)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膢(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膢(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