汸

复制

fāng ㄈㄤ pāng ㄆㄤ

氵部共7画左右结构U+6c78
汉语字典

氵部

7画

4画

左右结构

iyn86

eyhs

vsy

30127

U+6c78

4414153 点、点、提、点、横、横折钩、撇

字概述

折叠展开

[ ] 字是多音字,拼音是fāng,pāng,部首是氵,总笔画是7画。

[ ] 字是左右结构,拼音是fāng、pā,可拆字为“氵、方”。

[ ] 字仓颉码是eyhs,五笔是iyn86,郑码是vsy,。

[ ] 字的UNICODE是U+6C78,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27768,UTF-32:00006c78,UTF-8:E6 B1 B8。

的笔顺

折叠展开

的意思

折叠展开

1fāngㄈㄤ

基本解释

〔~水〕古河名。

并船。

2pāngㄆㄤ

基本解释

〔~~〕形容水势浩大,如“则货财浑浑如泉涌,~~如河海。”

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原文

唐韻》:府良切;《集韻》:分房切,𡘋音方──倂船也。
說文》本作方,或从水作汸。

又,《集韻》:敷方切,音芳──與淓同,水名也。
山海經》:箕尾之山,汸水出焉,南流注于淯。〔註〕音芳。

又,符方切,音房──義同。

又,《正韻》:普郎切,音滂──與滂同。
荀子・富國篇》:汸汸如河海。

的说文解字

折叠展开

卷别卷八下反切府良切古音第十部頁碼1614頁,第5許惟賢708頁,第6

汸倂船也。

段注《周南》。不可方思。《邶風》。方之舟之。《釋言》及《毛傳》皆曰:方,泭也。今《爾雅》改方爲舫。非其義矣。倂船者,並兩船爲一。《釋水》曰:大夫方舟。謂倂兩船也。泭者,編木以爲渡。與倂船異事。何以毛公釋方,不曰倂船而曰泭也。曰倂船,編木其用略同。故俱得名方。方舟爲大夫之禮。詩所言不必大夫。則釋以泭可矣。若許說字。則見下从舟省而上有竝頭之象。故知倂船爲本義。編木爲引伸之義。又引伸之爲比方。子貢方人是也。《秦風》。西天之防。毛曰:防,比也。謂防卽方之假借也。又引伸之爲方圓,爲方正,爲方向。又假借爲旁。丄部曰:旁,溥也。凡今文《尙書》作旁者,古文《尙書》作方。爲大也。《生民》。實方實苞。毛曰:方,極畝也。極畝,大之意也。又假借爲甫。《召南》。維鳩方之。毛曰:方之,方有之也。方有之猶甫有之也。

象兩舟省總頭形。

段注兩當作㒳。下象兩舟倂爲一。上象兩船頭總於一處也。府良切。十部。《通俗文》。連舟曰舫。與許說字不同。葢方正字俗用舫。

凡方之屬皆从方。

方或从水。

原文

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汸(金文·战国·战国晚期) 战国 金文 战国晚期

汸(简·楚〔战国〕·九店) 楚〔战国〕 九店

汸(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汸(印刷字体·宋·增韵) 印刷字体 增韵

汸(传抄·宋·集篆古文韵海)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汸(传抄·宋·汗简) 传抄 汗简

汸(传抄·宋·古文四声韵) 传抄 古文四声韵

汸(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汸(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