𣩉

𣩉

复制
歹部共14画上中下结构U+23a49
汉语字典

歹部

14画

10画

上中下结构

fpgu

gbmt

bwru

U+23a49

12145135415431

𣩉字概述

折叠展开

[ 𣩉 ] 字部首是歹,总笔画是14画。

[ 𣩉 ] 字是上中下结构,可拆字为“”。

[ 𣩉 ] 字仓颉码是gbmt,五笔是fpgu,郑码是bwru,。

[ 𣩉 ] 字的UNICODE是U+23A49,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扩展区B,10进制: 145993,UTF-32:00023a49,UTF-8:F0 A3 A9 89。

𣩉的笔顺

折叠展开

𣩉的意思

折叠展开

基本释义

𣩉

同“殪”。

𣩉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原文

集韻》:殪,古作𣩉。註詳十二畫。

𣩉的说文解字

折叠展开

卷别卷四下反切於計切古音第十二部頁碼649頁,第1許惟賢290頁,第1

𣩉死也。

段注《左傳》。聲子射其馬。斬鞅。殪。將擊子車。子車射之。殪。《小雅・毛傳》,文穎注《上林賦》皆曰:壹發而死爲殪。是也。故其字從壹。按尚書言殪戎殷。殪,仆也。此引伸之義。《中庸》言壹戎衣。注。衣讀爲殷。聲之誤也。壹戎殷者,壹用兵伐殷也。郭忠恕《佩觿》乃引鄭注云:壹當爲殪。此記憶之誤耳。凡恃記憶而不檢閲者多此病。

𣦵。壹聲。

段注形聲包會意。於計切。古音在十二部。

古文殪。从死。

段注從古文死。壹省聲。

原文

𣩉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𣩉(传抄·东汉·说文解字) 东汉 传抄 说文解字

𣩉(传抄·宋·汗简) 传抄 汗简

𣩉(传抄·宋·古文四声韵) 传抄 古文四声韵

𣩉(传抄·宋·集篆古文韵海)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𣩉(传抄·宋·古文四声韵) 传抄 古文四声韵

𣩉(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