攼

复制

gān ㄍㄢ hàn ㄏㄢˋ

攵部共7画左右结构U+653c
汉语字典

攵部

7画

3画

左右结构

fty

mjok

aemo

18440

U+653c

1123134 横、横、竖、撇、横、撇、捺

字概述

折叠展开

[ ] 字是多音字,拼音是gān,hàn,部首是攵,总笔画是7画。

[ ] 字是左右结构,拼音是gān、hàn,可拆字为“干、攵”。

[ ] 字仓颉码是mjok,五笔是fty,郑码是aemo,。

[ ] 字的UNICODE是U+653C,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25916,UTF-32:0000653c,UTF-8:E6 94 BC。

的笔顺

折叠展开

的意思

折叠展开

1gānㄍㄢ

基本解释

求。《集韻•寒韻》:“攼,求也。”

得。《集韻•寒韻》:“攼,得也。”

进。《玉篇•攴部》:“攼,進也。”

2hànㄏㄢˋ

基本解释

同“㪋(捍)”。《集韻•翰韻》:“㪋,《説文》:‘止也。’引《周書》‘㪋我于艱’。古省。”

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原文

集韻》:居寒切,音干──求也。又,得也。
玉篇》:進也。

又,侯旰切,音翰──與㪋同。詳㪋字註。

的说文解字

折叠展开

卷别卷三下反切侯旰切古音第十四部頁碼492頁,第1許惟賢220頁,第4

㪋止也。

段注𢽎,扞古今字。扞行而𢽎廢矣。《毛詩傳》曰:干,扞也。謂干爲扞之假借。實則干爲𢽎之假借也。《手部》曰:扞,忮也。

从攴。旱聲。

段注侯旰切。十四部。

《周書》曰:𢽎我于艱。

段注《文侯之命》篇文。今作扞。

原文

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攼(金文·西周·西周中期) 西周 金文 西周中期

攼(金文·西周·西周晚期) 西周 金文 西周晚期

攼(金文·春秋·春秋) 春秋 金文 春秋

攼(简·楚〔战国〕·子弹库) 楚〔战国〕 子弹库

攼(简·楚〔战国〕·上博) 楚〔战国〕 上博

攼(传抄·宋·汗简) 传抄 汗简

攼(传抄·宋·古文四声韵) 传抄 古文四声韵

攼(传抄·宋·集篆古文韵海)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攼(传抄·宋·古文四声韵) 传抄 古文四声韵

攼(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