呴

复制

ㄒㄩˇ hǒu ㄏㄡˇ gòu ㄍㄡˋ

口部共8画左右结构U+5474
汉语字典

口部

8画

5画

左右结构

kqkg

rpr

jrj

67020

U+5474

25135251 竖、横折、横、撇、横折钩、竖、横折、横

𠯜 𠴁

字概述

折叠展开

[ ] 字是多音字,拼音是xǔ,hǒu,gòu,部首是口,总笔画是8画。

[ ] 字是左右结构,拼音是xǔ、hǒu、,可拆字为“口、句”。

[ ] 字仓颉码是rpr,五笔是kqkg,郑码是jrj,。

[ ] 字的UNICODE是U+5474,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21620,UTF-32:00005474,UTF-8:E5 91 B4。

的笔顺

折叠展开

的意思

折叠展开

1ㄒㄩˇ

基本解释

慢慢呼气:“吹~呼吸,吐故纳新。”

2hǒuㄏㄡˇ

基本解释

古同“吼”。

3gòuㄍㄡˋ

基本解释

鸣叫。

字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breatheon;yawn;roar

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原文

集韻》:匈于切,音訏。
玉篇》:噓吹之也。
集韻》與嘔同。老子《道德經》:或呴或吹。
前漢・王褒傳》:呴噓呼吸如喬松。〔註〕呴噓,皆開口出氣也。

又,《前漢・東方朔傳》:愉愉呴呴。〔註〕呴呴,言語順也。

又,《戰國策》:呴籍叱咄,則徒隷之人至矣。〔註〕呴,呵也。當从足。

又,《集韻》:呼侯切,音齁──喉中聲。

又,俱侯切,音鉤。
史記・匈奴傳》:立右賢王呴犂胡爲單于。

又,《廣韻》:呼后切;《集韻》、《正韻》:許后切,𡘋音㸸。
廣韻》與吼同,或作吽。詳前吼字註。

又,郭璞〈江賦〉:湓流雷呴而電激。〔註〕呴,嘷也。
釋文》:呴,呼后反。

又,《集韻》:火羽切,音詡──與欨同,或作喣,吹也。

又,《廣韻》:香句切;《集韻》:吁句切,𡘋音昫。
廣韻》:吐沫。
莊子・天運篇》:魚相呴以濕。〔音義〕呴,况付反,又况于反。

又,《集韻》:氣以溫之也。或作欨、休、咻。

又,《集韻》:居𠋫切,音遘──與雊同。
史記・殷本紀》:有飛雉登鼎耳而呴。

又,叶巿若切,音芍。王逸〈九思〉:雲濛濛兮雷儵爍,孤雛驚兮鳴呴呴。

的说文解字

折叠展开

卷别卷八下反切況于切古音第四部頁碼1640頁,第2許惟賢719頁,第1

欨吹也。一曰笑意。从欠。句聲。

段注況于切。古音在四部。

原文

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呴(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呴(印刷字体·宋·增韵) 印刷字体 增韵

呴(传抄·宋·集篆古文韵海)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呴(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呴(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