燋

复制

jiāo ㄐㄧㄠ qiáo ㄑㄧㄠˊ jué ㄐㄩㄝˊ zhuó ㄓㄨㄛˊ

火部共16画左右结构U+71cbCJK 基本汉字
汉语字典

火部

16画

12画

左右结构

-

owyo

fogf

uonu

90831

8761

U+71cb

4334324111214444 点、撇、撇、点、撇、竖、点、横、横、横、竖、横、点、点、点、点

字概述

折叠展开

[ ] 字是多音字,拼音是jiāo,qiáo,jué,zhuó,部首是火,总笔画是16画。

[ ] 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火、焦”,五行属-。

[ ] 字仓颉码是fogf,五笔是owyo,郑码是uonu,中文电码是8761

[ ] 字的UNICODE是U+71CB,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29131,UTF-32:000071cb,UTF-8:E7 87 8B。

[ ]字在《通用规范汉字表》三级字表中,序号7897,属

的笔顺

折叠展开

的意思

折叠展开

1jiāoㄐㄧㄠ

基本解释

引火用的柴。

古同“焦”(a。物体经火烧或高热烘烤后变得枯黄或成炭样;b。焦东西的气味;c。黄黑色)。

着急:“上下~心。”

2qiáoㄑㄧㄠˊ

基本解释

古通“憔”,憔悴:“其色~然。”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假借为“憔”。憔悴wan and sallow

燋而不讴。 —— 《淮南子·泛论》。注:“悴也。”

燋矢(凋零摧折);燋悴(同憔悴);燋然(憔悴的样子)

2.另见 jiāo。

3juéㄐㄩㄝˊ

基本解释

古同“爝”,火炬。

4zhuóㄓㄨㄛˊ

基本解释

古同“灼”,火烧。

字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scorch,burn,scald;torch
  2. brennen,ausbrennen
  3. cautériser,brûler

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原文

唐韻》:卽消切;《集韻》、《韻會》、《正韻》:兹消切,𡘋音椒。
說文》:所以然持火也。
玉篇》:炬火也。

又,《廣韻》:傷火。
禮・內則》:肝膋,取狗肝一,幪之以其膋,濡炙之,舉燋其膋,不蓼。〔釋文〕焦字又作燋,子消反。
管子・七臣七主篇》:火暴焚地燋草。
前漢・霍光傳》:燋頭爛額爲上客。又,《後漢・朱浮傳》:上下燋心。
〇〔按〕上二義與焦通。

又,《集韻》:慈焦切;《正韻》:慈消切,𡘋音樵。
集韻》:灼木。
周禮・春官・菙氏》:掌共燋契,以待卜事。〔註〕杜子春云:燋,讀爲細目燋之燋,或曰如薪樵之樵,謂所爇灼之木也,故謂之樵。契謂契之鑿。〔釋文〕祖堯反。

又,《集韻》:子肖切,音醮──灼炬也。
儀禮・燕禮》〔註〕:灼,燋也。〔釋文〕燋,哉妙反。

又,《集韻》、《類篇𡘋側角切,音捉。
禮・少儀》:主者,執燭抱燋。〔註〕未𤑔曰燋。〔釋文〕燋,側角反。

又,《集韻》:卽約切,音爵。
周禮・春官》燋契〔註〕:楚焞置於燋,在東。楚焞,卽契所用灼也;燋,謂炬其存火。〔疏〕子春讀燋、樵二者皆作俗讀爲柴樵之樵,後鄭不从,從音爲雀,意取《莊子》爝火之義熒熒然也。
釋文》:燋,哉約反。
集韻》本作爝,或作焳、熦。詳爝字註。

又,《集韻》:職略切,音勺──本作灼。詳灼字註。

又,資昔切,音積──亦灼炬。

又,《集韻》:則歷切,音績──持荆然火以灼也。

的说文解字

折叠展开

卷别卷十上反切卽消切古音第二部頁碼1924頁,第3許惟賢840頁,第8

燋所㠯然持火也。

段注持火者,人所持之火也。《少儀》。執燭抱燋。凡執之曰燭。未𤑔曰燋。燋卽燭也。《士喪禮》注曰:燎大燋。大燋卽大燭也。大燭樹於地。燭則執於手。人所持之火。以燋然之。燋者,苣爲之。卜之用燋。其一耑也。《士喪禮》。楚𤑴置於燋。在龜東。注云:楚,荊也。荊𤑴所以鑽灼龜者。燋,炬也。所以然火者也。《周禮》垂氏。凡卜,以明火𤑔燋。遂炊其焌契。以授卜師。杜子春云:明火,以陽燧取火於日也。按以苣然契。契卽楚𤑴。以楚𤑴灼龜而作其兆。是卜之次弟也。

从火。焦聲。

段注卽消切。二部。《字林》子約反。

《周禮》曰:㠯朙火爇燋也。

原文

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燋(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燋(印刷字体·宋·增韵) 印刷字体 增韵

燋(传抄·宋·集篆古文韵海)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燋(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燋(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