栞

复制

kān ㄎㄢ

木部共10画上下结构U+681e
汉语字典

木部

10画

6画

上下结构

gdfs

mjd

agef

11904

U+681e

1131121234 横、横、撇、横、横、竖、横、竖、撇、捺

𣓁

字概述

折叠展开

[ ] 字拼音是kān,部首是木,总笔画是10画。

[ ] 字是上下结构,可拆字为“幵,可拆字为“幵、木”。

[ ] 字仓颉码是mjd,五笔是gdfs,郑码是agef,。

[ ] 字的UNICODE是U+681E,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26654,UTF-32:0000681e,UTF-8:E6 A0 9E。

的笔顺

折叠展开

的意思

折叠展开

kānㄎㄢ

基本解释

同“刊”。①削;削除。《説文•木部》:“𣓁,槎識也。《夏書》曰:‘隨山菜木。’讀若刊。栞,篆文从幵。” 《廣雅•釋詁二》:“栞,識也。”②订正;修订。北魏韓顯宗《上書陳時務》:“永垂百世,不栞之範。”③刻,雕刻。明葉盛《水東日記》:“先祖詩文早已栞完。”

字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publication,periodical;publish

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原文

唐韻》:苦寒切;《集韻》、《韻會》:丘寒切,𡘋音看。
說文》:栞,本作𣓁,槎識也。
書・禹貢》:隨山栞木。徐鉉曰:木識謂隨所行林中,斫其枝爲道記識也。𭑈蓋其斫木,低折狀,指事。
史記・夏本紀》「九山栞旅」作栞,《今文尚書》作刋。

又,《集韻》:稽延切,音甄──義同。

的说文解字

折叠展开

卷别卷六上反切苦寒切古音第十四部頁碼994頁,第3許惟賢438頁,第12

栞槎識也。

段注槎,衺斫也。槎識者,衺斫以爲表志也。斫之以爲表識。如孫臏斫大樹白而書之曰龎涓死此樹下,是其意也。《禹貢》。隨山𣓁木。《夏本紀》作行山表木。此古說也。今尚書《益稷》、《禹貢》皆作隨山刊木,九山刊旅。《周禮》曰:刊陽木。《左傳》曰:非堙木刊。木非不言刊也。然《刀部》曰:刊,剟也。剟,刊也。刊者,除去之意。與𣓁訓槎識不同。葢壁中古文作𣓁。今文尚書作栞。則未知何時改爲刊也。據《正義》已作刊。則非衞包所改。

從木,〈天天〉。闕。

段注此云闕者,謂〈天天〉形不可識,無由知其形聲抑會意也。《說文》之例。先小篆後古文。惟為先壁中古文者,尊經也。

《夏書》曰:隨山𣓁木。

段注《夏書》謂《禹貢》也。

讀若刊。

段注此謂同音耳。苦寒切。十四部。

篆文從幵。

段注李斯輩作栞。史,漢所引《禹貢》作栞。故知今文尚書作栞也。

原文

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栞(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栞(印刷字体·宋·增韵) 印刷字体 增韵

栞(传抄·宋·集篆古文韵海)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栞(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栞(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