𢌳

𢌳

复制

kuí ㄎㄨㄟˊ

廾部共7画上下结构U+22333
汉语字典

廾部

7画

4画

上下结构

qaj

bt

rse

U+22333

3544132

𢌳字概述

折叠展开

[ 𢌳 ] 字拼音是kuí,部首是廾,总笔画是7画。

[ 𢌳 ] 字是上下结构,可拆字为“”。

[ 𢌳 ] 字仓颉码是bt,五笔是qaj,郑码是rse,。

[ 𢌳 ] 字的UNICODE是U+22333,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扩展区B,10进制: 140083,UTF-32:00022333,UTF-8:F0 A2 8C B3。

𢌳的笔顺

折叠展开

𢌳的意思

折叠展开

基本释义

𢌳
kuíㄎㄨㄟˊ

拼音kuí。弓箭和刀子用于手持的部位。

𢌳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原文

唐韻》:渠追切;《集韻》:渠切,𡘋音逵。
說文》:持弩拊也。

𢌳的说文解字

折叠展开

卷别卷三上反切渠追切古音第三部頁碼415頁,第2許惟賢187頁,第4

𢌳持弩拊。

段注凡弓刀把処皆曰拊。今《攷工記・弓人》作柎。从木。

从廾。肉聲。

段注按肉聲故讀如逵逵古音同仇《足部》䟸,《頁部》頯皆讀如仇也。小徐云:肉非聲。大徐徑刪聲字。誤矣,古音在三部今渠追切

讀若逵。

原文

𢌳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𢌳(甲骨文·商·何组) 甲骨文 何组

𢌳(甲骨文·商·无名组) 甲骨文 无名组

𢌳(简·楚〔战国〕·天星观) 楚〔战国〕 天星观

𢌳(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𢌳(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