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制

ㄙˋ

氵部共6画左右结构U+6c5cCJK 基本汉字
汉语字典

氵部

6画

3画

左右结构

形声字

inn

eru

vyyb

37117

3066

6765

U+6c5c

441515 点、点、提、横折、横、竖弯钩

𣲆

字概述

折叠展开

[ ] 字是常用字,拼音是,部首是氵,总笔画是6画。

[ ] 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氵、巳”,五行属水。

[ ] 字造字法是

[ ] 字仓颉码是eru,五笔是inn,郑码是vyyb,中文电码是3066

[ ] 字的UNICODE是U+6C5C,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27740,UTF-32:00006c5c,UTF-8:E6 B1 9C。

[ ]字在《通用规范汉字表》二级字表中,序号3627,属

的笔顺

折叠展开

的意思

折叠展开

ㄙˋ

基本解释

水决后又流入。

〔~水〕水名,在中国河南省。

不流通的小沟渠。

详细解释

名词

1.由干流分出又汇合到干流的水winding catchment

汜,水别复入水也。从水,巳声。 —— 《说文》江有汜,之子归,不我以。 —— 《诗·召南·江有汜》

2.不流通的水沟ditch of stagnant water

穷渎,汜。 —— 《尔雅·释丘》。郭璞注:“水无所通者。”

3.水名 Si river。源出河南省方山,在荥阳县境注入黄河。

汜水,源出方山。 —— 《读史方舆纪要》

4.水边bank

出自汤谷,次于 蒙汜。 —— 《楚辞》

字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astreamwhichleavesthemainbranchthenlaterreturns
  2. Si(Eig,Fam)
  3. ruisseauquirevientaprèsramification

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原文

唐韻》:詳里切;《集韻》、《韻會》:象齒切;《正韻》:詳子切,𡘋音似。
說文》:水別復入水也。
爾雅・釋水》:水决復入爲汜。〔疏〕凡水之岐流復還本水者。
釋名》:汜,止也。如出有所爲,畢已復還而入也。

又,《說文》:一曰汜,窮瀆也。
爾雅・釋丘》:窮瀆,汜。〔疏〕謂困窮不通之水瀆名汜也。亦得名谿。
詩・召南》:江有汜。木華〈海賦〉:枝岐潭淪,渤蕩成汜。

又,水名,在河南成臯縣。
山海經》:浮戲之山,汜水出焉,北流注于河。
前漢・高帝紀》:漢數挑成臯戰,楚軍不出,使人辱之。大司馬咎怒,渡兵汜水。半渡,漢擊之,大破楚軍。〔註〕臣瓚曰:今成臯東汜水是也。師古曰:此水舊讀音凡,今彼鄕人呼之爲祀。

又,縣名。
廣輿記》:汜水縣屬開封府,古東虢地,漢成臯,隋汜水。

又,洲名。
水經注》:龍陽縣汜洲長二十里,吳丹陽太守李衡植柑於其上。

又,濛汜,日入處也。
楚辭・天問》:出自湯谷,次于濛汜。

又,《韻會》:養里切,音以──義同。

的说文解字

折叠展开

卷别卷十一上反切詳里切古音第一部頁碼2210頁,第2許惟賢962頁,第1

汜水別復入水也。

段注上水字衍文。《召南》傳曰:決復入水也。謂旣決而復入之水也。自其水出而不復入者,《釋水》自河出爲灉已下是也。決而復入者,汜是也。《釋名》曰:汜,己也。如出有所爲畢已而復入也。按古以無已釋已。如祀之解曰祭無已是也。故汜之字从已。

从水。已聲。

段注詳里切。一部。

詩曰:江有汜。一曰汜,竆瀆也。

段注此別一義。《釋丘》曰:竆瀆,汜。郭云:水無所通者。《漢書》。張良閒從容步游下邳汜上。服䖍讀爲圯,音頤。楚人謂橋曰圯。此漢人易字之例也。應劭曰:汜水之上。此不易字。謂竆瀆無水之上也。下文直墮其履汜下。良下取履。其爲無水之瀆了然。《史記》本亦作汜。小司馬云:姚察見《史記》有作土旁者。云有,則知《史記》不皆作土旁也。義本易憭。諸家說皆不察。

原文

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汜(甲骨文·商·宾组) 甲骨文 宾组

汜(石经·唐·开成石经) 石经 开成石经

汜(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汜(印刷字体·宋·增韵) 印刷字体 增韵

汜(传抄·宋·集篆古文韵海)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汜(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汜(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