䵗

复制

ㄈㄨˊ ㄅㄛˊ

黍部共21画左右结构U+4d57
汉语字典

黍部

21画

9画

左右结构

twil

hemrw

mfjk

21966

U+4d57

312343424134125125121

字概述

折叠展开

[ ] 字是多音字,拼音是fú,bó,部首是黍,总笔画是21画。

[ ] 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黍、畐”。

[ ] 字仓颉码是hemrw,五笔是twil,郑码是mfjk,。

[ ] 字的UNICODE是U+4D57,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扩展区A,10进制: 19799,UTF-32:00004d57,UTF-8:E4 B5 97。

的笔顺

折叠展开

的意思

折叠展开

基本释义

ㄅㄧˋ

1.拼音bì。

2.清除黍、 豆等作物下部枯黄腐烂的叶子。

3.黍豆的别名。

字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tocleanthewithered;driedanddecayedleavesofthebottompartofmillets,grains,beansorpeas,avarietyofmillet,beansandpeascollectively,topasteup,toattachto,tostickup;toglue

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原文

唐韻》:蒲北切;《集韻》:鼻墨切,𡘋音菔。
說文》:治黍禾豆下潰葉也。
玉篇》:黍豆也。

又,《集韻》:拍逼切,音堛。又,弼力切,音愎──義𡘋同。

又,《集韻》:筆力切,音逼──黏也。

的说文解字

折叠展开

卷别卷七上反切蒲北切古音第一部頁碼1318頁,第3許惟賢576頁,第8

䵗治黍禾豆下潰葉也。

段注潰葉菸𣨙。恐其傷穀。故必治之。治之者當以杷以鉏。此今農人所當知也。

从黍。畐聲。

段注蒲北切。一部。

原文

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䵗(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䵗(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