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制

tiáo ㄊㄧㄠˊ tiāo ㄊㄧㄠ

木部共10画左右结构U+689d
汉语字典

木部

10画

7画

左右结构

whts

olodolhd

nirf

27294

U+689d

3223541234 撇、竖、竖、撇、横撇/横钩、捺、横、竖钩、撇、点

𣒼

字概述

折叠展开

[ ] 字是多音字,拼音是tiáo,tiāo,部首是木,总笔画是10画。

[ ] 字是左右结构,拼音是tiáo、ti,可拆字为“攸、朩”。

[ ] 字仓颉码是olodolhd,五笔是whts,郑码是nirf,。

[ ] 字的UNICODE是U+689D,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26781,UTF-32:0000689d,UTF-8:E6 A2 9D。

的笔顺

折叠展开

的意思

折叠展开

tiāoㄊㄧㄠ

基本解释

均见“条”。

字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clause,condition;string,stripe
  2. ruban,rivière,route,serpents,dragons,poissons,chiens,pantalons,robes,etc.)​,bande

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原文

廣韻》:徒聊切;《集韻》、《韻會》:田聊切,𡘋音迢──或作樤。
說文》:小枝也。〔徐曰〕自枝而出也。
詩・周南》:伐其條枚。〔傳〕枝曰條,榦曰枚。

又,長也。
書・禹貢》:厥木惟條。

又,木名。橘屬。
爾雅・釋木》:柚條。
詩・秦風》:有條有梅。
𡌨》:柚似橙而大于橘,一名條。

又,條,理也。
書・盤庚》:若網在綱,有條而不紊。

又,條然,嘯貌。
詩・王風》:中谷有蓷,條其歗矣。

又,條,達也。
前漢・郊祀歌》:聲氣遠條。

又,條,鬯也。
前漢・律志》:隂陽萬物,靡不條鬯該成。

又,敎條。
史記・酷吏傳》:以興化條。又,條奏。
前漢・元帝詔》:條奏無有所諱。又,條例。
晉書・劉實傳》:撰春秋條例二十卷。顏師古曰:凡言條者。一一而疏舉之,若木條焉。

又,繩也。
禮・雜記》:喪冠條屬。

又,八風之一。
易緯通卦驗》:東北曰條風。

又,《博雅》:條條,擾亂也。

又,鳴條,地名,在河東郡安邑縣。

又,國名。漢周勃封條侯。

又,姓。
姓苑》:晉有冉閔司空條枚。

又,《集韻》:他彫切,音祧──枝落也。
詩・豳風》:月條桑。

又,癡宵切──義同。

又,與滌通。
周禮・秋官・之屬》:條狼氏。〔註〕徒歷切,音滌。

又,叶徒流切,讀若頭。陸雲〈夏府君誄〉:百行殊揆,君望斯周;栖儀初九,戢翼洪條。

的说文解字

折叠展开

卷别卷六上反切徒遼切古音第三部頁碼993頁,第6許惟賢438頁,第9

條小枝也。

段注《毛傳》曰:枝曰條。渾言之也。條爲枝之小者。析言之也。

從木。攸聲。

段注徒遼切。古音在三部。

原文

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條(简·楚〔战国〕·郭店) 楚〔战国〕 郭店

條(石经·唐·开成石经) 石经 开成石经

條(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條(印刷字体·宋·增韵) 印刷字体 增韵

條(传抄·宋·汗简) 传抄 汗简

條(传抄·宋·古文四声韵) 传抄 古文四声韵

條(传抄·宋·集篆古文韵海)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條(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條(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