潁

复制

yǐng ㄧㄥˇ

頁部共15画左右结构U+6f41
汉语字典

頁部

15画

11画

左右结构

xidm

pembc

rrkg

21986

U+6f41

352534132511134 撇、竖弯钩、竖钩、横撇/横钩、撇、点、横、撇、竖、横折、横、横、横、撇、点

𣻯

字概述

折叠展开

[ ] 字拼音是yǐng,部首是頁,总笔画是15画。

[ ] 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頃,可拆字为“頃、水”。

[ ] 字仓颉码是pembc,五笔是xidm,郑码是rrkg,。

[ ] 字的UNICODE是U+6F41,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28481,UTF-32:00006f41,UTF-8:E6 BD 81。

的笔顺

折叠展开

的意思

折叠展开

yǐngㄧㄥˇ

基本解释

水名。今稱潁河。發源于河南省登封市嵩山南麓,東南流至安徽省潁上縣沫河口入淮河。《説文•水部》:“潁,水出潁川陽城乾山,東入淮。”

古地名。位於河南省登封縣東,潁水以北。本為春秋時周邑,後屬鄭。《左傳•昭公元年》:“天王使劉定公勞趙孟於潁。”

古州名。北魏孝昌四年置,轄汝陰、弋陰、北陳留、潁川等二十郡。後廢。唐武德四年置信州,六年改名潁州,州治即今安徽省阜陽市。《魏書•地形志中》:“潁州,孝昌四年置……領郡二十,縣四十。”

姓。《古今姓氏書辯證•静韻》:“潁,哪地也,鄭大夫考叔為潁谷封人,因以為氏。後漢陳留長安人潁容,字子嚴,撰《春秋釋例》,至今望出陳留。宋著作佐郎潁贄,策中賢良方正科,遷太子中允。”

字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riverinAnhui
  2. FlußinAnhui(Eig,Geo)​(Eig,Geo)
  3. (nomd'unerivière)​,rivièreduAnhui

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原文

唐韻》:余頃切;《集韻》、《韻會》、《正韻》:庾頃切,𡘋音穎──水名。
周禮・夏官・職方氏》:荆州,其浸潁、湛。
水經》:潁水,出潁川陽城縣西北少室山。

又,《前漢・地理志》:潁陽、潁隂、臨潁,三縣皆屬潁川郡。
〇〔按〕《正字通》入頁部,今依《說文》,凡熲、穎、㯋、潁俱改入火、禾、木、水等部。

的说文解字

折叠展开

卷别卷十一上反切余頃切古音第十一部頁碼2133頁,第1許惟賢930頁,第3

潁潁水。出潁川陽城乾山。東入淮。

段注各本作乾山。《韵會》引作耿山。《晉書・音義》引作陽城少室陽乾山。則兼用《水經》、《漢志》改《說文》也。《爾雅音義》引《字林》作陽城乾山。與今《說文》合。潁川以水名郡。字當從水。而漢碑郡名多從禾。葢漢時相習如此寫。如女陽,女陰,舞陽,舞陰以水名縣。而不作汝潕字也。恐《漢志》、《說文》古本郡名亦當從禾耳。潁川郡陽城,二志同。今河南河南府登封縣縣東南四十里有陽城廢縣。《前志》陽城下曰:陽乾山,潁水所出。東至下蔡入淮。過郡三。行千五百里。荆州浸。過郡三者,潁川淮陽沛郡也。《水經》曰:潁水,出㯋川陽城縣西北少室山。東南至愼縣東南入於淮。《水道提綱》曰:今潁水源出登封縣北嵩山西南之少室山。東南經密縣,禹州。分爲二派。一經新鄭縣至臨潁縣。一經襄城縣。至臨潁縣。二支復合。經商水縣。合汝水。又合滎陽水。至陳州府南。分爲二派。一爲濄河。一爲沙河。濄河至江南太和縣與沙河合。又經潁上縣與淮水合。曰潁口。皆東南流也。《水經》曰:至愼縣入淮。愼縣故城在今潁上縣。

从水。頃聲。

段注余頃切。十一部。

豫州浸。

段注《職方氏》曰:荆州其浸潁,湛。豫州其浸波,溠。許潁下湛下皆曰豫州浸。而溠下曰荆州浸。此非筆誤。蓋案地形互易之也。

原文

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潁(简·汉·张家山) 张家山

潁(石经·唐·开成石经) 石经 开成石经

潁(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潁(印刷字体·宋·增韵) 印刷字体 增韵

潁(传抄·宋·集篆古文韵海)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潁(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潁(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