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制

zhú ㄓㄨˊ

疒部共13画半包围结构U+7603CJK 基本汉字
汉语字典

疒部

13画

8画

半包围结构

形声字

ueyi8

kmso

tgs

00132

8873

8081

U+7603

4134113533434 点、横、撇、点、提、横、撇、弯钩、撇、撇、点、撇、捺

𤷚

字概述

折叠展开

[ ] 字是常用字,拼音是zhú,部首是疒,总笔画是13画。

[ ] 字是半包围结构,可拆字为“疒、豖”,五行属金。

[ ] 字造字法是

[ ] 字仓颉码是kmso,五笔是ueyi8,郑码是tgs,中文电码是8873

[ ] 字的UNICODE是U+7603,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30211,UTF-32:00007603,UTF-8:E7 98 83。

[ ]字在《通用规范汉字表》二级字表中,序号5540,属

的笔顺

折叠展开

的意思

折叠展开

zhúㄓㄨˊ

基本解释

病名,即“冻疮”冻~。

冻干( gān )~脯(冻肉干)。

详细解释

名词

1.冻疮chiblain

将军士寒,手足皲瘃。 —— 《汉书》穷腊一尺雪,跨春气逾严,童仆苦病瘃,庭户无与杴。 —— 宋· 梅尧臣《对残雪怀欧阳永叔》

2.瘃坠(瘃堕)

3.冻而凝结freeze; be frozen

迨至蒙古入 杭,群驱北徒,瘃足堕指,啼饥僦食于原野。 —— 王夫之《宋论》

瘃脯(腊肉);瘃鱼(鱼类腊制品);瘃腊(鱼肉类腊制品)

字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soresfromcold
  2. Frostbeule(S)
  3. engelure

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原文

唐韻》:陟玉切;《集韻》、《韻會》:珠玉切,𡘋音劚。
說文》:中寒腫覈。
玉篇》:手足中寒瘡也。
正韻》:寒瘍。
前漢・趙充國傳》:手足皸瘃。〔註〕文穎曰:瘃,寒創也。〔又〕霜雪疾疫,瘃墯之患。〔註〕謂因寒瘃而墮指。
正字通》:今俗呼足跟凍瘡曰竈瘃。
玉篇》或作𤸁

的说文解字

折叠展开

卷别卷七下反切陟玉切古音第三部頁碼1401頁,第1許惟賢613頁,第9

瘃中寒腫覈。

段注《趙充國傳》。手足皸瘃。文穎曰:瘃,寒創也。按腫覈者,腫而肉中鞕如果中有覈也。覈核古今字。

𤕫。豖聲。

段注陟玉切。三部。

原文

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瘃(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瘃(印刷字体·宋·增韵) 印刷字体 增韵

瘃(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瘃(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