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制

zhù ㄓㄨˋ

士部共9画上下结构U+58f4
汉语字典

士部

9画

6画

上下结构

fkuf

grt

bjua

40108

U+58f4

121251431 横、竖、横、竖、横折、横、点、撇、横

𧯛

字概述

折叠展开

[ ] 字拼音是zhù,部首是士,总笔画是9画。

[ ] 字是上下结构,可拆字为“吉,可拆字为“吉、䒑”。

[ ] 字仓颉码是grt,五笔是fkuf,郑码是bjua,。

[ ] 字的UNICODE是U+58F4,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22772,UTF-32:000058f4,UTF-8:E5 A3 B4。

的笔顺

折叠展开

的意思

折叠展开

zhùㄓㄨˋ

基本解释

陈列乐器。

姓。

字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arch.)​tambour

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原文

廣韻》:中句切;《集韻》:冢庾切,𡘋音紵──𨻰樂也。又借作豎立之豎。見《韻寶》。

正字通》:豈字之譌。
說文》豈,陳樂立而上見也。从屮、从豆。附士部,非。

的说文解字

折叠展开

卷别卷五上反切中句切古音第四部頁碼818頁,第3許惟賢363頁,第8

𧯛陳樂立而上見也。

段注謂凡樂器有𧇽者豎之。其顚上出可望見。如詩禮所謂崇牙,《金部》所謂鎛鱗也。《厂部》曰:屵,岸上見也。亦謂遠可望見。

从屮豆。

段注豆者,豎也。豎,堅立也。豆有骹而直立。故侸豎从豆。壴亦从豆。屮者,上見之狀也。艸木初生則見其顚。故从屮。中句切。四部。

凡壴之屬皆从壴。

原文

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壴(甲骨文·商·午组) 甲骨文 午组

壴(甲骨文·商·宾组) 甲骨文 宾组

壴(甲骨文·商·历组) 甲骨文 历组

壴(甲骨文·商·何组) 甲骨文 何组

壴(甲骨文·商·出组) 甲骨文 出组

壴(甲骨文·商·无名组) 甲骨文 无名组

壴(金文·商·商) 金文

壴(甲骨文·西周·西周) 西周 甲骨文 西周

壴(金文·西周·西周中期或晚期) 西周 金文 西周中期或晚期

壴(金文·春秋·春秋晚期) 春秋 金文 春秋晚期

壴(金文·战国·战国早期) 战国 金文 战国早期

壴(简·楚〔战国〕·郭店) 楚〔战国〕 郭店

壴(简·楚〔战国〕·包山) 楚〔战国〕 包山

壴(简·楚〔战国〕·秦家嘴) 楚〔战国〕 秦家嘴

壴(简·楚〔战国〕·新蔡葛陵) 楚〔战国〕 新蔡葛陵

壴(简·楚〔战国〕·上博) 楚〔战国〕 上博

壴(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壴(传抄·宋·汗简) 传抄 汗简

壴(传抄·宋·古文四声韵) 传抄 古文四声韵

壴(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