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
复制潮字概述
[ 潮 ] 字是常用字,拼音是cháo,部首是氵,总笔画是15画。
[ 潮 ] 字是左中右结构,可拆字为“氵、朝”,五行属水。
[ 潮 ] 字造字法是形声。从水,朝声。本义:海水的涨落。
[ 潮 ] 字仓颉码是ejjb,五笔是ifje,郑码是veeq,中文电码是3390。
[ 潮 ] 字的UNICODE是U+6F6E,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28526,UTF-32:00006f6e,UTF-8:E6 BD AE。
[ 潮 ]字在《通用规范汉字表》的一级字表中,序号3292,属常用字。
潮的笔顺
潮的意思
潮
cháoㄔㄠˊ基本解释
①海水因为受了日月的引力而定时涨落的现象。~水。~汐。涨~。落~。~汛。~流。~涌。
②像潮水那样汹涌起伏的。思~。热~。新~。~红。~热。心~澎湃。
③湿。~气。返~。~湿。
④方言,技术不高。手艺~。
详细解释
名词
1.形声。从水,朝声。本义:海水的涨落。
2.同本义tide。
潮,水朝宗于海。 —— 《说文》牛女为江潮。 —— 《春秋·元命苞》水朝夕而至曰潮。 —— 《初学记卷六水》有江盗百艘,张帜乘潮,阑入内地。 —— 清· 邵长蘅《阎典史传》
大潮,小潮;低潮;退潮;落潮。
3.比喻大规模的社会变动或运动发展的起伏形势 tidal current; social upsurge。如:风潮;工潮;学潮;暗潮;思潮;怒潮。
4.气温变化或持续一段时间的炎热或寒冷的天气 wave。如:寒潮;热潮。
5.微湿,潮气 damp。如:防潮;回潮;潮润;火柴受潮了。
动词
◎两颊透出 be suffused with。如:潮面([某种气色]涌上面部);潮红。
形容词
1.〈方〉∶成色不足、质量低劣 low。如:潮银(回过炉或成色不好的银子);潮金。
2.技术不高的 inferior。如:手艺潮。
潮字的翻译
- tide;moist,wet,damp;flow
- marée,mouvement,courant,humide
潮的康熙字典
原文
音《唐韻》:直遙切;《集韻》、《韻會》:馳遙切,𡘋音晁。
《說文》:水朝宗於海。王充《論衡》:水者,地之血脈,隨氣進退而爲潮。
《初學記》:水朝夕而至曰潮。
《皇極經世》:海潮者,地之喘息也;隨月消長,早曰潮,晚曰汐。
例又,州名。
《廣輿記》:本南海揭陽地,隋曰潮州,唐曰潮陽,明爲潮州府。
例又,伺潮,雞名。
《述異記》:伺潮雞,潮水上則鳴。
例又,望潮,魚名,出台州臨海縣。
例《說文》本作𣶃。
潮的说文解字
卷别卷十一上反切直遙切古音第二部頁碼第2182頁,第1字許惟賢第949頁,第6字
水朝宗于海也。
段注《禹貢》。荆州,《江漢》朝宗于海。鄭以《周禮》春見曰朝,夏見曰宗釋之。古說則謂潮也。《論衡・書虛》篇辨子胥驅水爲濤事曰:天地之性。上古有之。經《江漢》朝宗于海。唐虞之前也。又曰:濤之起也。隨月盛衰。小大,滿損不齊同。虞翻注易習坎有孚曰:水行往來。朝宗于海。不失其時。如月行天。注行險而不失其信曰:水性有常。消息與月相應。皆與許說合。朝宗于海者,謂彼此相迎受。洚水之時。《江漢》不順軌。不與海通。海𣶃不上。至禹治之。《江漢》始與海通。於楊州曰:三江旣入。謂《江漢》之入海也。於荆州曰:《江漢》朝宗于海。謂海𣶃上達,直至荆州也。《江漢》之水下赴。海𣶃上迎。呼吸相通。恩禮相受。二州之文相爲表裏。古說如是。朝宗于海,謂海水來朝見尊禮也。
从水。朝省。
段注會意。隸不省。直遙切。二部。按《說文》無濤篆。葢濤卽𣶃之異體。濤古當音稠。𣶃者,𦩻聲,卽舟聲。《文𨕖》注引《倉頡篇》濤,大波也。葢𣶃者古文,濤者秦字。枚乘《七發》觀濤卽爲觀𣶃。
原文
潮的字源字形
宋 印刷字体 广韵
宋 印刷字体 增韵
明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