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制

ㄑㄩ ㄘㄨˋ

走部共17画半包围结构U+8da8
汉语字典

走部

17画

10画

半包围结构

fhqt

gopuu

borz

47802

U+8da8

12121343552335523 横、竖、横、竖、横、撇、捺、撇、横折钩、竖折/竖弯、竖、撇、撇、横折钩、竖折/竖弯、竖、撇

𧻫 𧻬 𧼜 𨃘

字概述

折叠展开

[ ] 字是多音字,拼音是qū,cù,部首是走,总笔画是17画。

[ ] 字是半包围结构,拼音是qū、cù,部,可拆字为“走、芻”。

[ ] 字仓颉码是gopuu,五笔是fhqt,郑码是borz,。

[ ] 字的UNICODE是U+8DA8,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36264,UTF-32:00008da8,UTF-8:E8 B6 A8。

的笔顺

折叠展开

的意思

折叠展开

1ㄑㄩ

基本解释

快步走、趕著向前走。如:“趨前”、“疾趨而過”。《孟子•公孫丑上》:“其子趨而往視之。”《文選•;陶淵明•;雜詩二首之二》:“日入群動息,歸鳥趨林鳴。”

朝著一定的目的或方向。如:“趨吉避凶”、“時勢所趨”、“趨於一致”。《文選•王•;四子講德論》:“今夫子閉門距躍,專精趨學有日矣!”

依附。如:“趨炎附勢”。《荀子•議兵》:“韓之上地,方數百里,完全富足而趨趙。”

古禮中走路欲超前長輩時的小步快走。《論語•微子》:“趨而辟之,不得與之言。”唐•;柳宗元《植靈壽木詩》:“前趨問長老,重復欣嘉名。”

走向、歸向。如:“志趨”。《孟子•告子下》:“三子者不同道,其趨一也。一者何也?曰仁也。”

2ㄘㄨˋ

基本解释

通“促”。

字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hasten,hurry;beattractedto
  2. beeilen,eilen,hasten(V)​,zuetw.neigen,tendieren,einerTendenzfolgen(V)
  3. tendreà,sehâter

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原文

廣韻》:七逾切;《集韻》、《韻會》、《正韻》:逡須切,𡘋取平聲。
說文》:走也。
博雅》:行也。
釋名》:疾行曰趨。趨,赴也,赴所至也。
詩・齊風》:巧趨蹌兮。〔疏〕趨,今之捷步。
禮・曲禮》:帷薄之外不趨。〔註〕行而張足曰趨。
爾雅・釋宮》:門外謂之趨。
古今注》:〈吳趨行〉,吳人以歌其地。陸機〈吳趨行〉曰:聽我歌吳趨。趨,步也。

又,樹名。
齊民要術》:自餘雜木,䑕耳、䖟趨,各其時。

又,《集韻》:趨玉切──同「促」。
禮・樂記》:衞音趨數煩志。〔註〕趨數,讀爲促速。又,〈祭義〉:其行也趨趨以數。
前漢・高帝紀》:令趨銷印。〔註〕師古曰:趨,讀曰促。促,速也。

又,與趣同。
禮・月令》:乃命有司趣民收斂。〔釋文〕趣,本又作趨,音促。

又,《史記・天官書》:其趨舍而前曰嬴。〔註〕《索隱》曰:趨,音聚──謂促也。

又,《集韻》:逡遇切,音覻──行之速也。又,此苟切,音㔌──趣馬,或作趨馬。

又,《集韻》、《類篇𡘋千句切,音娶──行也、速也。
詩・齊風》:巧趨蹌兮。〔釋文〕又,七遇反。

又,《韻補》叶雌由切。
易林》:車馳人趨,卷甲相仇。

五經文字》:趨,从芻,作多者訛。
廣韻》:俗作趍,趍本音池。
集韻》或作𨃘

的说文解字

折叠展开

卷别卷二上反切七逾切古音第四部頁碼251頁,第2許惟賢111頁,第4

趨走也。

段注《曲禮》注曰:行而張足曰趨。按張足過於布武。《大雅》。左右趣之。毛曰:趣,趨也。此謂假借趣爲趨也。

从走。芻聲。

段注七逾切。古音在四部。

原文

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趨(石经·唐·开成石经) 石经 开成石经

趨(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趨(印刷字体·宋·增韵) 印刷字体 增韵

趨(传抄·宋·古文四声韵) 传抄 古文四声韵

趨(传抄·宋·集篆古文韵海)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趨(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趨(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