酂

复制

cuó ㄘㄨㄛˊ zàn ㄗㄢˋ

阝部共18画左右结构U+9142CJK 基本汉字
汉语字典

阝部

18画

16画

左右结构

tfqb

honl

mbly

27827

6783

U+9142

312135312135253452 撇、横、竖、横、撇、竖提、撇、横、竖、横、撇、竖提、竖、横折、撇、点、横折折折钩/横撇弯钩、竖

字概述

折叠展开

[ ] 字是多音字,拼音是cuó,zàn,部首是阝,总笔画是18画。

[ ] 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赞、阝”。

[ ] 字仓颉码是honl,五笔是tfqb,郑码是mbly,中文电码是6783

[ ] 字的UNICODE是U+9142,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37186,UTF-32:00009142,UTF-8:E9 85 82。

[ ]字在《通用规范汉字表》三级字表中,序号8005,属

的笔顺

折叠展开

的意思

折叠展开

1cuóㄘㄨㄛˊ

基本解释

[~阳][ ~城]地名,都在河南省永城。

详细解释

1.酇 Cuó。

2.——地名用字,如酂城,村镇名,在河南永城县西。

3.另见 zàn。

2zànㄗㄢˋ

基本解释

古地名,在今湖北省老河口一带。

周代地方组织单位之一,一百家为酇。

详细解释

名词

1.形声。从邑,赞声。本义:周代郊外地方组织单位之一。一百家为酂。

2.同本义hundred families

酂,百家为酂。酂,聚也。 —— 《说文》五里为酂。 —— 《淮南子·时则》五家为邻,五邻为里,四里为酂。 —— 《周礼·地官·遂人》

3.古县名 Zan county。在今湖北省老河口市西北。汉时属南阳郡。

[南阳郡] 酂,侯国。 —— 《汉书·地理志上》

4.另见 cuó。

字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collect;smalladministration
  2. Ortsname(S)​,Zan(Eig,Fam)
  3. (nomdelieu)​,groupede100familles,(nomdelieu)​

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原文

廣韻》、《正韻》:作管切;《韻會》:祖管切,𡘋音纂。
集韻》:聚也。
周禮・地官・遂人》:四里爲酇,五酇爲鄙。又,《禮・樂記》:綴兆。〔註〕綴,謂酇舞者之位也。又,〈奔喪〉:乃爲位。〔註〕位有酇列之處。

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𡘋子旰切,音贊──地名。
玉篇》:南陽有酇縣。
前漢・蕭何傳》:封爲酇侯。

又,《廣韻》:在丸切;《集韻》、《韻會》、《正韻》:徂丸切,𡘋音鑽──義同。

又,《集韻》:才何切,音嵯。
前漢・地理志》:沛郡有酇縣。〔註〕莽曰:贊治。應劭曰:音嵯。師古曰:此縣本爲䣜,應音是也。
〇〔按〕《字彙補》:蕭何封國在南陽之酇,非沛之䣜,蓋南陽酇邑爲漢隂縣,旁有筑水,古曰筑陽。何少子延初封筑陽,其明驗也。班固以酇叶何,謂蕭何封邑,與何同「韻」,而莽又改䣜爲贊治,此其所以譌也。

又,與醝通。
周禮・天官・酒正》三曰盎齊〔註〕:如今酇白也。
釋名》:卽今之白醝酒也。宜作醝──在何反。

俗作鄼,非。

的说文解字

折叠展开

卷别卷六下反切作管切、作旦切古音第-部頁碼1133頁,第2許惟賢500頁,第1

酇百家爲酇。

段注《遂人》。五家爲鄰。五鄰爲里。四里爲酇。五酇爲鄙。五鄙爲縣。五縣爲遂。

酇,聚也。

段注謂酇與欑儹音義皆同。欑,一曰叢木也。儹,冣也。

从邑。贊聲。

段注作管切。又作旦切

南陽有酇縣。

段注《漢・地理志》南陽郡酇矦國。孟康曰:音讚。按南陽縣作酇。沛郡縣作䣜。許二字畫然不相亂也。在沛者後亦作酇。直由莽曰贊治而亂。南陽酇音讚。沛䣜及改作酇字皆音嵯。音亦本不相亂。蕭何始封之酇。茂陵書,文穎,臣瓚,顏師古,杜佑皆云在南陽。江統,戴規,姚察,李吉甫,今錢氏大昕皆云在沛。在沛說是也。始封於䣜。高后乃封之南陽之酇,與筑陽。文帝至莽之酇矦皆在南陽。故《地理志》於南陽云酇矦國。而沛郡酇下不云矦國。爲在沛者不久也。諸家所傳班固作泗水亭《高祖》碑云:文昌四友。漢有蕭何。序功第一。受封於䣜。以韵求之。可以不惑。

原文

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酂(简·汉·张家山) 张家山

酂(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酂(传抄·宋·集篆古文韵海)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酂(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酂(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