𨽿

𨽿

复制

dài ㄉㄞˋ

隶部共17画左右结构U+28f7f
汉语字典

隶部

17画

9画

左右结构

cksi

idle

zsxk

U+28f7f

54251123451124134

𨾃

𨽿字概述

折叠展开

[ 𨽿 ] 字拼音是dài,部首是隶,总笔画是17画。

[ 𨽿 ] 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枲、隶”。

[ 𨽿 ] 字仓颉码是idle,五笔是cksi,郑码是zsxk,。

[ 𨽿 ] 字的UNICODE是U+28F7F,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扩展区B,10进制: 167807,UTF-32:00028f7f,UTF-8:F0 A8 BD BF。

𨽿的笔顺

折叠展开

𨽿的意思

折叠展开

𨽿

dàiㄉㄞˋ

基本解释

及;到。后作“迨”。《説文•隶部》:“𨽿,及也。《詩》曰:‘𨽿天之未陰雨。’”《廣韻•海韻》:“𨽿”,同“迨”。

𨽿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原文

廣韻》:徒亥切;《集韻》:蕩亥切,𡘋音殆。
玉篇》:及也。
集韻》本作迨,或作逮。

又,《唐韻》:徒耐切;《集韻》:待戴切,𡘋音代──義同。
說文》:《》曰𨽿天之未隂雨。
〇〔按〕今《詩・豳風》作迨。

𨽿的说文解字

折叠展开

卷别卷三下反切徒耐切古音第一部頁碼468頁,第7許惟賢210頁,第12

𨽿及也。

段注《釋言》、《毛傳》、《方言》皆曰:迨,及也。此與《歺部》殆音義皆同。殆,危也。危猶及也。

从隶。枲聲。

段注徒耐切。一部。

詩曰:𨽿天之未陰雨。

段注《豳風》文。今詩作迨。俗字也。

原文

𨽿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𨽿(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𨽿(传抄·宋·古文四声韵) 传抄 古文四声韵

𨽿(传抄·宋·集古文韵上声韵第三) 传抄 集古文韵上声韵第三

𨽿(传抄·宋·集篆古文韵海)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𨽿(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