敱

复制

ái ㄞˊ zhú ㄓㄨˊ

攴部共14画左右结构U+6571
汉语字典

攴部

14画

10画

左右结构

mgkc

utye

llix

21147

U+6571

25212514312154 竖、竖折/竖弯、竖、横、竖、横折、横、点、撇、提、竖、横、横撇/横钩、捺

𣪱

字概述

折叠展开

[ ] 字是多音字,拼音是ái,zhú,部首是攴,总笔画是14画。

[ ] 字是左右结构,拼音是ái、zhú,,可拆字为“豈、攴”。

[ ] 字仓颉码是utye,五笔是mgkc,郑码是llix,。

[ ] 字的UNICODE是U+6571,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25969,UTF-32:00006571,UTF-8:E6 95 B1。

的笔顺

折叠展开

的意思

折叠展开

1áiㄞˊ

基本解释

有所治理。

姓。

2zhúㄓㄨˊ

基本解释

击鼓。

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原文

廣韻》:五來切;《集韻》、《正韻》:魚開切;《韻會》:疑開切,𡘋音皚。
說文》:有所治也。一曰隤敳,高陽氏子名。
左傳・文十八年》:昔高陽氏有才子八人,蒼舒、隤敱、檮戭、大臨、尨降、庭堅、仲容、叔達。

又,《集韻》:姑回切,音傀。又,吾回切,音嵬──義𡘋同。

又,五亥切,音顗──改理也。

又,朱欲切,音燭──擊鼓也。

又,殊玉切,音蜀──義同。

的说文解字

折叠展开

卷别卷三下反切五來切古音第十五、十三部頁碼492頁,第2許惟賢220頁,第5

敱有所治也。

段注《左傳》八凱有隤敳。

从攴。豈聲。讀若豤。

段注此十五部十三部合音也。今音五來切。非是。豤鍇本作󵡦。

原文

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敱(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