盦

复制

ān

皿部共16画上下结构U+76e6CJK 基本汉字
汉语字典

皿部

16画

11画

上下结构

wynl

oint

odfl

80102

4152

U+76e6

3445125351125221 撇、捺、点、横撇/横钩、横、竖、横折、撇、竖折/竖弯、横、横、竖、横折、竖、竖、横

字概述

折叠展开

[ ] 字是常用字,拼音是ān,部首是皿,总笔画是16画。

[ ] 字是上下结构,可拆字为“酓、皿”。

[ ] 字仓颉码是oint,五笔是wynl,郑码是odfl,中文电码是4152

[ ] 字的UNICODE是U+76E6,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30438,UTF-32:000076e6,UTF-8:E7 9B A6。

[ ]字在《通用规范汉字表》三级字表中,序号7882,属

的笔顺

折叠展开

的意思

折叠展开

ān

基本解释

覆盖。

古代盛食物的器皿。

同“庵”(多用于人名)。

字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lidofacaldron;Buddhistcloister
  2. récipient,conteneur,container

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原文

唐韻》:烏合切;《集韻》:乙盍切,𡘋諳入聲。
說文》:覆𥁋也。
博古圖》:周有交虬盦,蓋鼎之𥁋也。

又,《集韻》:鄔感切,諳上聲。又,《廣韻》、《集韻𡘋烏含切,音諳──義𡘋同。

鼎文作盦。徐鉉曰:俗作罯,非。

的说文解字

折叠展开

卷别卷五上反切烏合切古音第七部頁碼849頁,第1許惟賢376頁,第5

盦覆葢也。

段注此與《大部》奄音義略同。此謂器之葢也。

从皿。酓聲。

段注烏合切。七部合當作舍。

原文

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盦(玉书·春秋·侯马盟书) 春秋 玉书 侯马盟书

盦(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盦(传抄·宋·集篆古文韵海)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盦(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